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中俄国界秘境自驾路书3走出大兴安岭鲜卑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6/27
这次出行之前,我从雪丹姐那里领了任务的:搞清蒙兀室韦的起源。我默默把野心扩大到搞清鲜卑、契丹、蒙古、女真这些民族的起源。带的《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在哈尔滨已经看完了,接下来每到一个博物馆我都迫不及待搜寻能填补这个问题的拼图,海拉尔博物馆自然要格外敬重相待。秦汉时期冒顿单于统一北部草原之际,东胡被迫迁入大兴安岭人迹罕至的深山中,三百余年后,从这里走出的一个民族一度入主中原,这就是鲜卑。“鲜卑”在古蒙古语中是“森林”的意思,而北魏太武帝祭祖的“祖庙石室”,就位于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此行不会至此,海拉尔博物馆的地图前就成为我最靠近这里的地方。东汉时,鲜卑开始走出深林,从大兴安岭南下到草原上的呼伦湖(也是我们此行的边境起点),并趁着北匈奴衰败再次南迁成为草原的霸主。此后继续分裂成慕容、宇文和拓跋三支,慕容部先后建立了前燕、西燕、后燕、北燕、南燕(这些名称还不如金庸先生笔下的慕容氏更为我们所熟识);拓跋部在平城建立了北魏(始建云冈石窟),后更迁都至洛阳(始建龙门石窟),几乎完全汉化;宇文泰建立西魏并奠定北周,其革新的府兵制直接被隋和唐传承下来;宇文部中的迭剌部,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崛起于唐后的乱世中,建立与北宋鼎立的辽。鲜卑出走大兴安岭之后,继续活跃在这片北方森林的民族被称为“室韦”(有没有发现和“鲜卑”读音很像),有说是同一个词的不同音译,也可以说是留在大兴安岭的鲜卑人。其中在额尔古纳河附近的“蒙兀室韦”,后续崛起成为叱咤整个亚欧大陆的蒙古部,南迁比鲜卑还壮阔很多。而金和清的祖先“女真”,则是商周活跃在大兴安岭至长白山的“肃慎”的不同音译。活跃在贝加尔湖、列拿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的森林里,历来以狩猎为生。这些民族有些南下走出森林,比如建立金朝的完颜氏、建立清朝的建州女真;而继续留在森林里的,如现今的达斡尔、鄂伦春、使鹿鄂温克,却在21世纪初被没收了猎枪、逐步迁往了山下的定居点——这些狩猎民族,就在我们这代人的见证下,悄无声息消失在大兴安岭广袤的丛林中。近期路书:中俄国界秘境自驾路书(行程规划篇)中俄国界秘境自驾路书2(松嫩平原篇: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黄岗侗寨

平行空间的别样烟火我的部落生活我的部落生活继续郭婧然

灵感闹的脑壳疼哈哈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