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甘肃小众的石窟,比敦煌莫高窟还早100多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5/4/27

说到中国石窟的话,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都是敦煌莫高窟或者云冈石窟这些名气比较大的景点,但其实作为石窟文化丰富的中国来说,想要找到几个小众的石窟一点也不难。比如地处甘肃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就是相对比较安静的石窟。

虽然说炳灵寺石窟相对小众,但是它最早开凿历史是在“晋泰始年”,即公元年,也就是如果说从它的最早开凿年代算起,炳灵寺甚至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上多年。如今炳灵寺和众多丝绸之路沿线的景点一同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了大雁塔、小雁塔、麦积山石窟等等。

相比敦煌莫高窟而言,炳灵寺石窟的交通可谓是极其不方便,首先需要乘坐汽车到达刘家峡水库,然后选择乘船前往,淡季的话只能乘坐快艇,往返大概3小时,旺季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对便宜的大船,往返则需要7个小时。

游艇一路沿着刘家峡水库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炳灵寺石窟群,可以说沿途的风光非常壮美,既可以看到黄河水,又可以看到石林风情,因此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感觉并不算久。

如今的炳灵寺石窟主要由上寺、下寺和洞沟三个区域组成,其中现存较完好的窟龛个,仅仅下寺就个,这些石窟中造像壁画年代久远,从西秦开始,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然后一直到清代。

沿着景区的顺序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炳灵寺石窟早期的西秦洞窟,这时期的造像主要以木胎、石胎泥塑为主,在表现手法上,这时候的造像大都带着浓浓的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风格。

接着前行就进入了北魏时期的造像,这时期的造像多以双目微睁姿态呈现,主要的特征有眼角细长,鼻、嘴小巧,在嘴角的地方呈微微上扬姿态。上图为释迦、多宝佛就是北魏时期经典的作品,如果你去过云冈石窟的话,这样的造像一定不会陌生。

北魏后期孝文帝推行了汉化的政策,并且迁都到了洛阳,因此这时期的佛教也开始更中原风格,看过释迦、多宝佛后,继续前行看到的这些造像就多了几分汉风。

到了北周时期,造像就又有了另一种风格,佛像肉髻低平,面略圆,袈裟厚重,衣纹密集,人物面部也开始变得丰满起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北周艺术的变革。

隋代的造像和北周时期的风格比较类似,同样是形体丰满、挺拔秀美的风格,但是隋朝的造像技术更为成熟,同样具有时代风格。

继续前行就到了炳灵寺石窟中最精华的一部分,那就是盛唐和唐代的造像和壁画。因为唐代的包容和开放,使得丝绸之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唐蕃古道在这时期也开始更为繁盛。作为两个通道的交汇处,炳灵寺这时期的石窟数量众多,石窟内容也异常丰富,印度笈多艺术、西域佛教艺术以及汉地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比起随和北周,北魏的冷峻姿态,这时期的造像洋溢着浓浓的微笑,一改从前的造像风格,可谓是从例面能反映出了当时大唐的盛世。这时期中又属唐代弥勒大佛最为壮观,这座大佛最早建于公元年,距今多年的历史。佛像高达27米,凭借庞大的造型,如今更是成为了世界第九大佛,中国第五大佛,成为了炳灵寺石窟中的代表之作。

往后的几个时期的造像在唐代佛像的影响下,变得没那么特色,观感比较一般,但是几个元代的石窟同样非常特色。因为在元代后藏传佛教盛传于炳灵寺,这时期的石窟造像带着浓浓的密教风格。在我看来最特色的就是第70窟的木胎泥塑八臂十一面观音,虽然因为时间的久远手上的法器都已经残损,但是不论是十一面观音像头部,抑或是窟内的密教壁画都非常精美。

由于马且停去的时候并没有参观特窟,因此除了特窟外炳灵寺的亮点应该都集中在以上这些石窟。当然喜欢壁画的话,还不能错过西秦时期的壁画,这些壁画中不乏可以看到凉州石窟中的飞天造型,让人甚是喜欢。

或许在时光的流逝中,以及交通并没有那么便利的情况之下,炳灵寺石窟早就失去了原来佛教圣地,但是凭借着保留下来丰富的石窟和造像,依然成为了中国重要的佛教遗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