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称平城,位于山西省最北端,三面环山,为晋察绥交通的中心,地理位置突出,自古就有“北方锁钥”之称。
下面分享一组民国时期的大同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三十中期。
大同南门大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元前年,倡导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开辟大同之地,
至今已有年的建城史。明洪武五年(年),大将军
徐达
在元故城墙旧土城上增筑新城,图为大同南门
永泰门
。
大同街市
路面还是没有硬化的土路,很宽阔,但路面不平整,有很多的车辙印迹,说明是一条交通要道。画面中有运货的驴子,厢式马车,另外还有一名年轻的女子骑着毛驴行走在路上。
大同和阳街大同城内的四条主街道分别以城门的名字命名,街头都建有写有街道名称的牌楼。图为大同的和阳街,远处可见巍峨挺立钟楼。
大同鼓楼明代时大同城内四条大街上都建有一座三层楼阁,分别是北街的魁星楼、西街的钟楼、东街的太平楼和南街的鼓楼。图为位于南街十字路口的鼓楼,也是“四座楼”中唯一现存的古建筑。
大同女子当地的两名女子,一个坐在条凳上,一个坐在太师椅上,都裹着小脚。两人应该是关系很好的闺蜜或亲姊妹,在镜头前的表现截然不同:一个洒脱,一个拘谨。
大同华严寺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清远街南侧,其名称来源于佛教经典《华严经》的“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创建于辽清宁八年(年),辽末保大二年(年),毁于战火,元朝武宗至大年间重修。图为华严寺的大雄宝殿。
大同下华严寺大同的华严寺分为上、下华严寺,上华严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建筑群,下华严寺在其东南侧,以辽代建筑薄伽教藏殿为主。图中可见下华严寺内的建筑密集紧凑,左右对称,精美绝伦。
击竹间华严寺过殿南北两侧院墙各开一个过门,外方内圆。外方表示华严经之大方广,内圆表示华严经理事圆融。图为南门,上书“击竹间”,两边写有对联:“翠竹黄花圆色相,清池皓月净禅心。”
石佛寺石佛寺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图为石佛寺山门前的唐代石狮子,张着嘴,脑袋比较大,很萌的感觉。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这是当年石窟前的景象,在一些破败的建筑背后,可见云冈大佛的庄严法相。
云冈大佛第二十窟(白佛爷洞)的露天大佛。这座慈祥庄严的著名佛坐像,从膝以下的莲花座已经被土掩埋。注意佛像手臂前的小女孩,通过参照可知佛像之高大,令人叹为观止。
石窟佛像因年代久远又疏于维护,石窟前的很多墙面崩坏倒塌,致使很多佛像暴露在外而成为露天佛,风吹日晒对佛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云冈村云冈村是云冈石窟南边的一个村落,至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图中呈现的就是80多年前云冈村的民居和街道景象。
云冈人家云冈石窟附近的一户人家,土窑洞,弧形的窑门,非常简陋,却能够和云冈石窟最协调地融为一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