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新闻 >> 正文 >> 正文

鲜卑民族融合路线图云岗龙门石窟探秘之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11/1

原创

早期的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的精华,去云冈,必须看昙曜五窟,不看昙曜五窟等于没到云冈。

资料显示,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年)初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年)止,前后60多年。

专业研究者的文献把石窟分三部分,分别代表开凿的三个时期完成的作品。

在第20窟与21窟中间有一碑刻,碑刻以东石窟全部是北魏王朝修建的,修建成功后北魏王朝从大同迁都洛阳,西面是后来民间修建的晚期石窟,规模没有东面大。

昙曜五窟编号是第16至20窟,是北魏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具有凉州及龟兹佛教之遗风,洋溢浑厚、朴拙的西域风格。是云冈石窟最早、最经典、最宏伟的,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窟,在云冈石窟中的,始凿于公元年,结束于公元年,历时5年。

据资料介绍,5个石窟对应拓跋鲜卑五个帝王——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每一窟根据每一位的相貌雕凿一座释迦化身主像。各个洞窟的主尊分别为:第十六窟是施无畏印的佛立像、第十七窟为交脚菩萨像、第十八窟也是佛立像、第十九窟是施无畏印的佛坐像、第二十窟是施禅定印的佛坐像。

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云冈不仅暗示着公元5世纪北魏王朝信仰佛教的满腔热忱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而且由于皇家主创,整体布局统一合理,各个洞窟有机连贯,每一窟造像秩序井然,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据资料介绍,昙曜五窟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把印度、波斯、中国三种文化元素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根据资料的提示我仔细观察还真看见了穿西域服饰的雕像。

中期的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是北魏皇家艺术典范。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民族化。

中期的代表作是编号第五窟的云冈大佛。

云冈大佛也叫露天大佛,开凿于云冈中期,大约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至),窟前木结构四层楼阁为顺治八年年重修。

教科书上介绍的云冈大佛就是这尊大佛。

云冈大佛雕凿时并不露天,由于大佛上面的崖壁坍塌了,才露天了。虽然露天多年,保存的很好,风化的不严重。

云冈大佛的编号是第五窟,主像三世佛,即常说的如来佛。第五窟的设计表明佛教已经中国化,整体洞窟呈椭圆形,顶部为穹隆顶,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征。

第五窟又被称为弥勒佛洞,现存大小造像余尊,主佛高17米,为云冈石佛最高的,膝上可站余人,中指长2.3米,两膝之间距离为14.3米,堪称云冈石窟佛像的鸿篇巨制。

研究者们认为该窟是北魏第7代皇帝——孝文帝为其父皇献文帝祈冥福而开凿的。献文帝是个悲剧人物,他即位仅五年,逊位不久即暴崩,年仅23岁。

晚期石窟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年),这期间皇家不在云冈开凿石窟了,老百姓跟着沾点光凿小洞,也把头像刻在里面,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贵族、中下层官吏以及民间信众充分利用平城(大同)旧有的石雕工匠,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如蚁穴似的中小型洞窟。

晚期窟室开凿走向民间,佛教教义说释迦佛有无数化身,臣民庶人只要有钱,也可以为自己为亲人造像塑身。

据史料记载,太和十九年,有七女为其夫及儿女造三躯释迦佛像,其中北魏永安二年一位叫韩小华的信徒为其夫造三尊佛像。

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不但已经中国化,而且逐渐世俗化。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等人物雕刻,体现了当时的佛教流行情况,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生活。

北魏时期通过云冈石窟的开凿,平城(大同)已不单是都城,俨然变成了佛都。山在,佛在,北魏的王权就存在。

膜拜云冈石窟,仿佛沉浸在如梦如幻般不可思议的神话仙界。

一洞一窟一经书,

一龛一佛一世界。

一花一石如有意,

不语不笑也留人。

多年过去了,鲜卑、胡人等字眼只存在于历史的典籍中,透过这个精美的石雕佛教艺术宝库,我们能捕捉到那个消失的游牧民族的影子。

云冈石窟从20窟往东,从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到一身忏悔的太武帝拓跋寿,到缔造佛国的文成帝拓跋濬,再到冯太后和孝文帝双佛并举,演绎着社会的变革,一个游牧民族自觉自愿大换血,演绎着从帝王皇权到神的无所不能。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把一个王朝的历史,一个民族的灵魂雕进了岩石,雕成了与社会相对应的生动世界。

心灵震撼的同时,不难读出那个横刀策马、从远山脚下、原始森林、大草原深处驰骋而来的鲜卑民族,在建立了丰功伟业之后,流露出的自豪与自信。

从马背上到定居,从入主中原到进入石头,那是一种合一,那是大智慧,于是,消失的北魏王朝在石头上得到了永生。

从狩猎到农桑,从大兴安岭嘎仙洞,到敕勒川,到平城,到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天苍苍,野茫茫,不见了牛羊,惟有永恒的微笑,这个微笑告诉人们,鲜卑人融入了中华民族。

虽然关于云冈石窟的文字材料看过一些,但是云冈石窟沉淀的文化太厚重了,我由于功课没做好,加之时间仓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能雾里看花。

当我静静地合十于佛陀面前,我想,从四面八方来的每一位游客,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尊佛,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尊佛。

我边走边看边想,忽然飘来阵阵烤肉的香味,一下子冲淡了我的思绪,猛然抬头吃货街到了,我不禁顿悟,自己是一个俗人,肚子饿了。

吃货街

龙门石窟

龙门

龙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