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新闻 >> 正文 >> 正文

在唐朝之前的早期的敦煌壁画中经常出现对称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10/22

飞天在敦煌壁画中,通常都位于接近窟顶或窟壁上方、龕顶、龕上、佛宝盖两侧,所代表天界的上方,在构图位置的地位上又高出一等出来。他是天界中的一员,但又不与天界中诸天人物混杂在一起,在意识形态上又高贵许多,这是在构图位置上的美感。

艺术形象

敦煌飞天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艺术形象,也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画面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为单调的佛陀造像增添了无限生气,在画面的构成上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包括有对称式构图、连续式构图和零散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

在唐朝之前的早期的敦煌壁画中经常出现对称式构图的飞天。多数分布在佛像背光的两侧、说法图两侧、平齐于四周的三角地带等等。采用对称式构图更加能衬托出主要画面,例如在藻井、平棋中,中间一朵大莲花形成同心圆,外围四方藻井分割成许多三角形,飞天在平棋岔角的三角形中,必成双数而对称。

有时候也画怪兽或禽鸟来相互对称,平棋飞天。采用连续式构图的飞天主要分布在人字披两边、藻井周围的一圈、佛像群的上面和平基地岔角。有升有降,有捧佛连的,有持乐器的,有扬手散花的形态各异,采用连续式构图的五个飞天造型。利用飘动的云朵和纹样,在画法上着力描绘出一番飘飘欲仙、满壁飞舞的动态效果。

零散式构图的目的是填补画面中的空白部分,花匠们因地制宜随画面格局来点缀飞天形象,使画面更加丰富、充实。敦煌壁画中飞天的种类和职能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的飞天有着不同的形态和职能。

飞天的造型

按造型可以分为童子飞天,半裸飞天、六臂飞天;如果按各自不同的的职责分类可分为散花飞天、伎乐飞天、供养飞天。不同种类的飞天也有着不同的职能,而根据佛经的记载,飞天的职能有三项:一种是做礼拜,成供养式的飞天,姿态神情十分虔诚,做双手合十状或者向上捧起供奉的物品。

散花飞天,它们一手持花瓶或花篮,另一手做散花状;第三种是为伎乐舞蹈飞天,它们或演奏着乐器或翩翩起舞。敦煌飞天的绘画技法与特色敦煌莫高窟中的飞天艺术牵扯到了多种绘画技巧的问题,壁画的传统绘画技法和由西域传播而来的天竺凹凸法,则是敦煌飞天在表现手法上的两个主要来源。

与印度凹凸法相比,传统的中国色晕法其简单于用红色涂在脸颊两侧和晕染眼脸,呈现出的立体感与红润的色泽。色晕法起源于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已很成熟。五世纪末期进入了敦煌壁画,与西域的明暗法并存了近百年,一直到六世纪末的隋代才融合中西为一体,借助明暗渲染的辅助色晕为主体的技法中,中国化的表现法在唐代最终成型。

也正是由于西域和本土的两种风格的互相影响和渗透,才形成了这种全新的独特风格,将凹凸晕染法与中国传统的画法相结合描绘出的飞天形象。这种绘画技法让敦煌飞天变得更加神采飞扬、轻盈灵动的飞翔于佛国的天空之中,丰富了中国的绘画技法,同时也展现了变化无穷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的武周川北岸,从东到西有一公里左右,现存的主要洞窟有53个,年代最久的五个大型洞窟是被昙曜主持开凿的,所以被称作昙曜五窟,这五个洞窟规模宏大每窟的主尊都高达几十米,最高的佛像实在第19窟,佛像高16.8米。

在这些大型石窟中也有不少的飞天形象,多数都是分布在佛像周围的空白处。其中比较清晰,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处是在第9窟的库门内侧。门两侧分布的药叉像已经模糊不清了。

门楣下方有六身飞天分别从两侧飞向中央,中间的两身飞天个伸出一只手共同托着一个摩尼珠宝。门楣的上方还有十尊坐佛,在佛像上部同样有着连续的飞天装饰。中央的两身飞天也是各用一只手,共同托着一个摩尼珠宝,旁边两侧的飞天也向着中央飞来,在右边的最下方还有一身飞天是以站立的姿态,双手合十,左边最下方的一身飞天用左腿站立,右腿微微提起,右手也向上,似乎是正要向上飞起。

结语

这些飞天形态变化多样,增添无限的情趣。但它们大多身体很大,显得稍微有些笨拙。却又体现出了一种豪放质朴的风格特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