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净化心灵启迪智慧靠它们,艺术不再单调乏味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8/14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一度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元素,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受到了科技、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局限,因此在人们思想的认识深处总会出现一个超自然的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力量促生出了许多主题、样式和媒介不同的能够净化人类心灵的艺术品。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公元前6——7世纪),3世纪的印度笈多式佛头是印度佛教的代表作品,它形象地表现出了佛教静思冥想的状态,充满了艺术气息。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在此期间出现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造像、壁画、寺观。

其中,石窟艺术最具有代表性,最具代表性的最早的石窟是带有明显异域特征的克孜尔石窟。西魏时期麦积山石窟第窟的男童面带微笑,祥和宁静,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再就是以壁画和雕塑艺术著称的敦煌莫高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敦煌的壁画当中出现了以吸引和感化为目的的佛本生故事图,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佛陀生前为求法正道遭受苦刑的故事。石窟在唐代达到了鼎盛,在此期间的壁画也开始有专门的美术家参与创作,并且出现了吴道子风格样式的艺术形象。

唐代敦煌莫高窟第窟壁画便是吴道子的作品,吴道子的画线条如飘带,磊落飘逸,婉转起伏,有“吴带当风”之誉。画中的维摩诘在其笔下显示出了从容不迫的睿智。

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也是非常重要的两座石窟,它们分别开凿于北魏中期和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前者最早开凿的五座石窟分别象征了北魏的五个开国皇帝,后者则更带有中国本土艺术的特点,据说位于中心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容貌还与女皇武则天的形象有关。总之这些造像都带有很强的统治者色彩,而在寓意上的确有教化民众,启迪民心的作用。

菩萨是对佛教教义有深邃领悟,而未成佛果的高僧。他在早起佛教中都是男性贵族的化身,而随着佛教的本土化,菩萨的形象逐渐呈现出了女性化的趋势。从北凉时期莫高窟窟交脚弥勒菩萨到初唐时期莫高窟窟菩萨,再到盛唐时期莫高窟45窟菩萨,再到中唐时期莫高窟45窟菩萨,可以看出菩萨形象从男性逐渐演变为女性的变化和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体现出了非常世俗化和现实化的趋向。

当然,除了石窟艺术,宗教神话色彩的艺术作品还通过纸本绘画和道观壁画的形式出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南宋时期梁楷绘制的《六祖斫竹图》,这幅画明显受到了禅宗即兴、顿悟、明见心性的影响,这与禅宗六祖慧能“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的话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教产生于中国本土,在美术方面以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为代表,规模宏大,形象丰富,同样让观者产生身临仙境,净化心灵,凝神聚气,娱乐心神的作用,也值得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