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天女散花之由来与麦积山四号窟之天龙八部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8/14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天女散花,大家熟知的成语。可是,天女为什么散花?她们最早是在哪里散花?是在三十三层天宫吗?

其实,天女散花名称,源自一个佛经故事。据《维摩经·观众生品》中记载:“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故事讲的是,维摩诘住处有个天女,每次听到有人说法便现身,把天花撒向众菩萨和佛弟子身上。花朵落到菩萨身上纷纷坠落,落到弟子身上便停住。众佛弟子用神力也不能将花拂去。天女用散花大法来检验弟子的道行。

生活中,有很多成语,都和佛经故事有关。天长日久用惯了,不知道而已。“天女散花”被改编成戏曲故事,在舞台上久演不衰。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早期有一出古装戏代表作就是《天女散花》。梅先生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舞蹈动作。“京剧舞蹈”,梅先生在艺术上的改进和创新,《天女散花》起了很大作用。

有没有将佛经故事定格的雕像雕塑呢?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中,便有一个著名的“散花楼”。并且,如果在“散花楼”将花瓣洒落了玩,那花瓣居然违反了地心引力,向上飘去。莫非“天女”的灵气,在麦积山再现了不曾?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整座山形酷肖过去收获季节的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子景区。石窟的开凿时间在南北朝时期,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时间大差不差。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今,麦积山还存有座洞窟、身泥塑石雕、余平方米壁画。代表麦积山石窟最高成就的是泥塑艺术,因其精美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自然,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头衔,纷纷像桂冠一样戴在了麦积山顶上。

“散花楼”,麦积山石窟第4窟,又名“上七佛阁”,是麦积山石窟中最宏伟最壮观的一个洞窟。什么叫“上七佛”?根据《佛经》记载,上七佛又叫过去佛,即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七位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我却没有在寺庙里看到过“七佛殿”。过去佛中,仅知道过去佛为燃灯佛,却不知道还有六位。据说有“七佛殿”的寺庙少之又少,为什么呢?不清楚。

没想到,在麦积山的泥塑石雕中,看到一座七佛殿。神奇的是,这一窟还有历史记录。开凿这一窟的人叫李允信,是当时的秦州大都督。开凿石窟的目的,是为他死亡的父亲祈福,是一所“功德窟”。

“功德窟”开凿于北周时期,通高16米,横宽31.7米,进深13米。它的建筑造型,非常像一座七间八柱仿木构崖阁式宫殿。可惜因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我们已经看不到开凿时的全部。

如今游客能看到的洞窟,前半部分基本坍塌,仅存七龛及部分梁柱。洞窟内左右壁上方各有一佛龛,为文殊和维摩诘主坐。实际上是一个文殊菩萨与维摩诘辩法的场面记录。相传在文殊和维摩诘辩法时,秦州的弟子都在听法。

当大家沉湎在说法精彩的中,天女手提花篮出来,飘逸着缓缓而行,将满篮鲜花散往空中。那时节花雨纷飞,直上云霄。听法的弟子们头上,居然没有一朵花瓣沾落。这个故事,好像在证明,秦州佛弟子的道行,比佛经故事里的弟子还要高深。

如今去游玩的人,少不得要试试“散花楼”的神奇。因为佛经故事和佛窟的传说,都是天女散花后,秦州信徒花瓣不沾身,花瓣不下落而向上飘。于是,买花散花,为旅游增添趣味的活动,少不得了。像我这个大俗人,早早备好花瓣,避免做冤大头。

那一天,天气不错。晴朗无风,正适合散花。没有花的人,在抛洒纸屑。或许也不错。撒出去的花瓣与他人撒出去的纸片一样,果然没有向下飘落,反而悠悠然向上而去。犹如仲春季节漫天飞舞的花瓣雨,在空中飘飘洒洒。这是“散花楼”得名的又一个缘由。据说现在出于安全考虑,已经不允许抛洒了。

这是为什么呢?“散花楼”的神奇,从古到今不乏探究者。央视的“探索”频道,江西台的“经典频道”,都做过类似研究。毕竟在以“科学”解读一切的今天,任何违反自然常理的现象,都应该有个解释。

不但今人在探究,古人也没停下。五代诗人王仁裕在《玉堂闲话》中写道:“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冈峦崛起,一石高万寻,其青云之半,梯空架险,有散花楼。”王仁裕比起我们,距离麦积山开凿时间早得多。他从地理特征上介绍了散花楼,却没有更多解说。

今天,众多科学家和媒体,依据了王仁裕的思路,得出因为“麦积山地理位置独特,孤峰崛起。在第四窟处,朝南远眺,但见得周围四面环山,塌陷的洞窟残垣形成了一个向内凹陷的山坳,就像一个小型盆地。从山崖下暖热气流沿山体慢慢上升到凹面,形成了气流涡旋并急剧上升。花瓣或纸片随着气流被托起上升飘向空中,形成花雨漫天的奇特景象。”

这便是为什么只有在天气晴朗无风时,才会出现“天女散花”奇观的原因。

咱不懂这些,且继续游玩。岁月毁掉了这座石窟的大部分。第四洞窟的前半部分基本坍塌。支撑的石柱,仅剩下东西两角两根还算保存得不错。

与第一次看到“过去七佛”一样,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雕刻“天龙八部”。八根石柱间是七个佛龛,每龛之间的墙壁上浮雕塑像了八大护法“天龙八部”。金庸的《天龙八部》看了不止一次,始终没弄明白名字的含义。

算了,弄明白“散花楼”,够了。太专业的佛学,不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