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佛首,终于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8/1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

原创朵朵耳朵里的博物馆

你好呀,我是朵朵~

你还记得在今年春晚上,亮相的回归国宝——天龙山石窟佛首吗?

它在海外流失近一个世纪,在年12月12日回归祖国怀抱。这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到祖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也是年回归祖国的第件流失文物。

自从在春晚亮相后,这尊佛首就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出过,如今,这尊佛首终于“回家”啦!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佛首“回家”后已被第一时间摆放在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展厅内,“复兴路上国宝归来——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也即将开展,让更多的人可以近距离看到。

▲展览现场

展览上除了可以看到佛首,还配合珍贵文物、历史图片、数字复原、3D打印石窟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讲述了天龙山石窟文物流失与回归历程,展现流失文物调查研究、考古发掘、修复保护最新成果。

在去之前,我们可以了解了解这尊佛首和天龙山石窟的故事。

关于这尊佛首,如果只看图片的话,感觉也没多大。

但其实,佛首的长和宽大约在30厘米左右,高有40多厘米,将近有半米高,重量更是足足有多斤,这已经差不多是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了。

仔细看看这尊佛首的细节特征,整体丰满,线条圆润,耳朵也很长,耳垂甚至已经直接垂到了脖子下,神态看起来非常慈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曾这样说道:“围绕着这尊佛首反反复复地看,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在颔首微笑,非常打动人……这尊佛首的笑,仿佛和人在交流,又好似对回归很满意。”

这尊佛首出自中国古代十大石窟之一的天龙山石窟。数量虽不算多,但天龙山石窟的开凿历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等几个朝代,时间长达4个半世纪之久,集中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石窟艺术的发展过程,它娴熟的雕刻技艺,精美的造型艺术在我国石窟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石窟艺术的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

「最初开凿」

天龙山石窟的开凿,与古代太原地区的重要性紧密相关。太原前身是晋阳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宋灭北汉,晋阳一直是古代山西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而到了东魏和北齐时期,晋阳更成了王朝的实际政治中心。

东魏的权臣、北齐的王朝奠基人高欢就曾坐镇晋阳,遥控朝廷。因为他本人对佛教十分推崇,所以在晋阳西南郊的天龙山修建避暑宫殿之余,还下令在东峰开凿石窟,方便自己四时祝祷,这就是天龙山石窟开凿的起点。

「天龙山石窟与杨广」

这尊第8窟佛首,年代是隋朝开皇四年,也就是公元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一个封建王朝,它虽然没有改变二世而亡的宿命,但却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后余年的分裂局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而与天龙山石窟有关系的,就是隋朝的亡国之君杨广。

公元年,也就是开皇元年,隋文帝策封次子杨广为晋王,封地为晋阳,也就是在现在的太原附近。这一时期,尊崇佛教的风俗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加之隋文帝有着很深的佛教情结,所以隋炀帝杨广在晋阳执政期间开凿了天龙山的第8窟。

这是天龙山石窟中开凿年代、缘由、功德主等最为清楚的一个石窟。隋代的造像风格与北齐造像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北齐风格的延续。

所以它既有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风格,也隐含着隋唐时期佛造像以胖为美的迹象,是研究天龙山石窟甚至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珍贵实物标本。

「经历盗毁的天龙山石窟」

一提起石窟,好像我们熟悉的是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在登上春晚舞台之前春晚之前,天龙山石窟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