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何志国应邀在云冈石窟研究院多功能厅做《七世纪前的中国金铜佛像》专题讲座。讲座由云冈旅游区管委会、云冈石窟研究院书记王雁翔主持,副主任、副院长李立芬、卢继文及我院研究人员和大同大学的部分老师参加了讲座。
何教授从七世纪前的中国金铜佛像的定义和范围讲起,详细阐述了中国金铜佛的起源、十六国时期金铜佛、南北朝时期的金铜佛、北朝晚期与隋代金铜佛,七世纪前金铜佛研究存在的问题五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指出各个时期金铜佛的特点,并指出目前研究金铜佛存在四个问题:(1)多数人认为中国金铜佛起源与健陀罗艺术有关。(2)早期金铜佛像年代的判定和分期认识差异较大。(3)研究方法不够恰当,凭主观或者以风格作为分期依据。(4)出现可疑两晋南北朝纪年金铜佛的著录。在讲座最后何教授提出5个问题,让学者们思考。
何教授用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的方法对七世纪前的中国金铜佛进行讲述,让在场的听众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在互动提问环节中,大家纷纷提问,何教授一一进行了回答。提问环节持续接近1小时,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何志国,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佛教美术、美术考古和汉代艺术。发表论文篇,出版专著6部:《汉晋佛像综合研究》、《早期佛教研究》、《美术考古文存》、《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美术考古和考古研究》、《中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初论》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江苏省、上海市等各级科研项目14项。近期主持: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七世纪前中国金铜佛像研究”;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子课题,3、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法国东方文化遗址保护联盟资助,主持斯里兰卡佛教遗产的调查与研究。
?云冈石窟官微
作者/曹 彦
编辑/付 洁
编审/王雁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