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隐约对栖霞山有点印象,大致与当年的抗日战争有关。手机百度这栖霞寺的历史,原来这里素有“六朝胜迹”的称谓,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
自明代以来就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一座山在西南,一座山在东北,而位于东北的栖霞山这些年因为山上赏枫叶而出名,“栖霞丹枫”成为金陵美景,相当于北京香山吧。
下午两点左右的南京城一点也不堵,毕竟这外面也太火热了,一路顺风到达景区门口。门票很便宜,进入,两边的梧桐树的树干上被画上了各种佛教人物,看过去创意十足。
说到栖霞山栖霞寺的历史需要提到一位隐士,他的名字叫做明僧绍,明这个姓氏还真不常见,这是一位南朝时的人物,当年他到南京后选在这里隐居。
文献记载他“负杖泉邱,游睨林壑”,就是喜欢在山林间游玩,建“栖云精舍”作住处,这便是“栖霞”两个字的最早来历,文言文中云和霞两个字指的意思有点类同。
如今寺院中还保存下来一块明征君碑,明征君是对他的尊称。碑文是唐高宗李治所撰,当时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为之书丹,另一书法家王知敬为之篆额。在后来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中,由于碑文是前皇帝所写,所以被完好保存下来。
并且此块碑文中还提到“南京”这个名称,唐高宗用“南京”来称呼建康,就明确了“南京”这个名称被专门用作现在的南京市,这是关于“南京”最早的史料,以前学者多半认为南京这个地名是从明代开始的。
山门殿的护法
铜刻经文
边上立着一块石碑,写着“彩虹明镜”,似乎互不相关,似乎又有联系
,
说当湖水盈盈之时,可见寺门及两侧岗丘前的古枫绿树倒映水中,涟猗骤起,波光浮动,山林古寺就象映在银幕上,景色比岸上更胜三分,即所谓“彩虹明镜”为栖霞之一景也。
栖霞寺前是一个椭圆形的湖,占据了山谷的正中,一尊汉白玉的观音菩萨亭亭玉立于湖中,四周水面上散布着一片片开始泛绿的荷叶。
前行,是半月形的池塘,颇像孔庙的泮池,这里是作为放生池的功能。
前方左侧亭子里便是刚才提到的明征君碑,边上还有一口井,看过去比较普通,不显眼的地方介绍这叫“受降井”,原来侵华日军战败后国民政府将日军俘虏一部分集中在栖霞寺听候遣返,他们自己凿了一口井饮用,因名“受降井”,也是一种历史见证。有一部电影《栖霞寺》,说的是南京沦陷后栖霞寺寂然、明常监院接受大本、志开和尚的建议,在栖霞寺设立了佛教难民所,收容难民最多时达两三万人,到年2月时尚有千人。国民党将领廖耀湘也是在寺中和尚的帮助下方才脱险。
如今寺院中还立了一尊寂然法师的雕像,念佛不忘报国,人人有责。
这里应当是之前寺院的大门,褚红的高墙迎面壁立,左右两边是一对铜象,中间大门的额墙上书“栖霞古寺”,两侧门额上各书“六朝胜迹”和“千佛名蓝”八个字。黄金的字面被深兰色的底衬托得格外庄重耀眼。
如意铜像,顶上的瓶子叫做太平有象
寺庙的格局都差不多,珈蓝七殿,栖霞寺正殿供奉的主尊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光明遍照”,象征佛的真理和智慧无所不在,遍布一切,好像太阳的光芒普照一切;毗卢佛即是真理与智慧最高的结合,故称“法身”,是一切佛的根本。
殿后塑立着南海观世音,她站在鳌头上,左右为善财和龙女像,足下海涛澎湃,头上彩云飞舞,背后是众多的大小菩萨。
穿过大殿后紧挨着的是方丈室,台阶上的大门高耸,朱门紧闭,视觉特别逼仄,感觉相当神秘。上书“方坛说法人天喜,丈室谈经花雨香”。穿过一个又一个殿堂,也好似穿过一层层的烦恼,这儿位置相对偏僻,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伴着古刹走过千年的时光,多少沉淀了一些灵气,更让人心醉。都说一部栖霞山,半部金陵史,这种历史的感悟需要你慢慢品味。
栖霞寺对于文物爱好者的看点在于这里的石塔与佛像。
舍利塔历经千年风雨,边上的石头尽管部分残毁,但仍然巍然屹立,成为金陵佛气极盛的见证。
这座历尽千年沧桑的“南唐孤塔”,称其为南唐佛教的艺术极品也是当之无愧。南京历史上存在过的寺庙数不胜数,曾高高矗立的古塔也是难以计数,而历史最为悠久的就是着一座。这座塔到南唐时代改建为石塔,主持改建工程的是南唐杰出的文化名人高越和林仁肇。高越还为此特地写了《舍利塔记》一卷。尽管塔身已经残破不堪,但看得出上面的石刻还是十分精致。
背后的千佛岩也有年的历史了,风化严重,铁栅栏锁住,看不出有更好的保护措施。
他们安静的矗立在那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当年说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病故后其子在西壁上开始凿佛龛,后来齐梁两朝贵族竞相捐资凿石造佛。
据考证这里石窟佛像比大同云岗石窟迟三十一年,比洛阳龙门石窟早十七年,被誉为“江南云冈”。
保存最为完好的是“三圣殿”,十分高大,正中时无量寿佛坐像,说风格与大同云冈石窟的佛颇为相似。
附近还有弥勒殿
但感觉这弥勒又是另外的造型了
栖霞山也有一座佛学院
结束行程,滴滴打车至地铁至南大仙林校区站,转站至雨花门,再往城里走走吧。走到中华门外,沿着城墙走了一圈出来,看到一家盐水鸭店,四只,打包,打车南京南站,城市大巴来到机场,这几天北方飞机延误严重,凌晨三点飞机落地,四点到家,呼呼睡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