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介绍 >> 正文 >> 正文

洛阳看一眼少一眼的景区,开凿数百年,感受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10/21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 http://m.39.net/news/a_5218115.html

洛阳是中国历朝古都,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位帝王,共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一马平川,在距洛阳市南郊不远处,伊河东西两岸边却有两座不高的小山,东边的叫香山,西边的叫龙门山。在我们眼里,不过是一土丘罢了。可是从公元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在东西两山开凿石窟以后,这里便名动天下。正应了刘禹锡的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经数个朝代的开凿,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石窟群,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历经北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年的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余座龛、10万余尊造像、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蔚为壮观,见证了佛教在中原的传播和兴盛。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年间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余年,才成就了“四大名窟”之一的地位。龙门石窟的艺术高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北魏时期的书法和唐朝的雕像。

洛阳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龙门石窟的成就并不只仅仅在于它的石窟艺术。它一直做为一个以其为中心的文化地带存在着的。从古至今,龙门山河壮丽,风景宜人,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冠。两山翠柏与伊水相映,山水景观优美动人。古龙门石窟又一直是充满山水胜趣的人文景区。这里因风景绮丽、寺院林立,一直是佛教信徒和诗人墨客流连忘返、题诗留词之地。白居易曾有“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的佳句。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景区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洛河的支流一一伊河,但见河面宽阔,河水清碧,两山夹峙,景色如画,如果运气够好,天边祥云飘飞,水面云雾缭绕,那不就是曹植当年幻见洛神宓妃的情景再现吗?伊河、洛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一河洛文化的发祥地,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因此,“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历史学家称赞为“东方的两河文明”。因此,河南省的旅游有充分的理由打:老家河南、寻根河南的广告。

现在的龙门石窟景区已经修建得非常好了,景区内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山水相连,景色宜人,美不胜收。伊河水将景区分成东西两半,西山这边的石窟明显要多于东山,游客一般都是从西山这边看过再从东山回来。龙门石窟中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等8个较大的窟以及4个小窟都属于北魏时期。如果要看北魏时期的雕像,建议重点放在宾阳洞。

宾阳洞是北魏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门口有唐朝宰相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亲笔碑铭一块。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高鼻大眼、神情自然,体态祥和,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像面相清瘦,含笑凝眸,其衣纹及面部雕刻有仍有明显的西域艺术的风格。

龙门石窟里的大多数造像都是由皇族所建造,它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龙门石窟是世界上保存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现存洞窟像龛个,造像11万尊,融入了华夏民族对审美的态度极悟性,使中国的石窟艺术展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作为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

龙门石窟以其数量众多为四大石窟之首,但在众多的窟龛中,大量的窟龛都只是被挖了一个小洞,模糊有个人形像的东西在里边,更多的是干脆什么都没有。据文献记载,龙门石窟的开凿虽然始于北魏时期,但大量的开凿是在唐代,占约60%,北魏洞窟只占约20%。那么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小洞窟呢?大家都知道,龙门石窟中最大的洞窟叫奉先寺,是唐高宗李治发愿为太宗李世民修建的,传说武则天还捐了二万贯脂粉钱,并要求按自己的容貌来修建卢舍那佛像,所以佛像建好后虽名叫卢舍那,但百姓嫌卢舍那名别扭,就干脆称为“武则天像”了。

一路上都可见石壁上雕刻着大大小小的石龛,每个龛里原先都有佛像,现在绝大部分都不在了,被盗?被毁?相信大家都会扼腕叹息!据说,世界上好多著名的博物馆都藏有龙门石窟的雕像,如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藏有北魏的《帝后礼佛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有万佛洞的一头狮子。据有心人调查,龙门石雕文物流失到日本的最多。

龙门石窟的主要窟洞中,以下面几个洞窟成就最高。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开凿时代延续最长的一座。古阳洞高厘米,宽厘米,深厘米,这里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为集中的洞窟,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多达余个,碑刻题记多品,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一个洞窟。

药方洞是龙门石窟比较特别的一个洞,是中国古代药方的总汇,洞中刻有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石刻和书籍一样,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莲花洞在龙门石窟中有一洞窟是利用天然溶洞开凿的,莲花洞即是一例。莲花洞因其窟顶雕有一朵硕大精美的莲花而得名。莲花洞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与其它佛像不同的是,佛像为立像,身着袈裟,似为释迦牟尼佛不远万里,一路风尘,从遥远的印度来到中国弘传佛教。

万佛洞位于龙门西山中部的崖壁上,在宾阳洞南侧,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这是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做“功德”而开凿的功德窟,因窟内南北两壁所雕10尊小坐佛而得名。洞内造像十分丰富,窟壁是刻有大小小的佛像1余尊,这些佛像小的仅寸许。

石刻造像是龙门石窟中最精华、最令人称奇的所在,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但从斑驳的石雕之中,还明显地流露着岁月难以淘尽的惊世之美。在龙门石窟这些刻满历史痕迹的佛像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凝固千年的美,经历了时代的更迭,依然面带着微笑,诠释着慈悲为怀的真谛。

西岸石窟巍峨壮观,远处龙门桥古朴厚重,东岸香山寺古色古香,再加上碧波荡漾的伊水,伊阙的美一切就绪,只等你的到来。

欢迎喜欢的朋友留下你们的印记,点赞,评论,收藏,转发都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