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云冈石窟,第二十窟以后的洞窟。基本上都是规模很小的洞窟。为了便于记录,只要石窟的门前有这样的木制门栏,就算一窟。石窟内的造像,也是简单的多了。雕刻的精细程度,也大大的降低。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结构,在石窟的正面,雕刻或坐或立的两个佛像。周围的石壁上,根据石窟的大小,雕刻不同的造像图案。这样小的石窟,里面损坏的都很严重,但是造像的风格,还是保留了北魏时期的风格特点。
眼前的这窟,保存的比较好,人物的面部表情,依稀可见。身上的袈裟,衣纹,都很清晰可见,虽然,洞窟比较小,但是,雕刻的特别精细,佛像的上端,也刻有小的佛像,人物比例,恰到好处,整个结构,浑然一体。
这是个双层的石窟,通过上层的开窗,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释迦十方化身佛像,整齐有序的排列在石壁上,石窟的门两侧,可以看到凸凹不平的石壁上,留有大小不同的痕迹,据导游说,这里原本都刻有佛像,毁于雨雪的侵蚀和自然的风化。
这小小的每一窟,都凝聚了匠人的聪明才智。雕刻着,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用自己辛勤的汗水,造就了石窟的辉煌。传承了佛法的无疆。
这看似杂乱无章,但是,每个开窗,都是错落有致,巧妙的利用了太阳光线,使得黑暗的洞窟,立刻明亮起来。
这些精巧的设计,无不体现古人的智慧,既要传递佛教的精神,还要体现普罗大众,对佛教的崇拜。两者在匠人的手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透过遗留下的遗迹,我们能够感受到佛的召唤和指引。
虽然眼前的佛像,已经变的越来越模糊,但是,我们心中的佛,却变的越来越清晰,他占据了我们的整个身躯和灵魂。指引着我们走上光明的大路。南无尔弥陀佛,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