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看了上党堆锦长子响铜,才知道长治有这么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1/17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19/09/302563.shtml

年2月2日正月初二,在这个充满了太多爱的日子里,我同妹妹走进了位于八一广场的新华书店,去寻找我爱的书,原以为只是品一杯休闲时光里的下午茶,却意外尝到了我喜欢的甜品,让我再次为我的家乡——山西长治感到荣耀。

新华书店内看书的人不少,徜徉在书的世界里,总是让人心安宁静。忽然传来广播声,具体内容没听太清,大意是位于四楼有晋韵华彩、上党文化的展览和讲解,有兴趣的可以上去看看。我和妹妹不约而同闻声前往,跟着讲解员移步异景,步入历史文明……

这篇悬挂在四楼楼梯口的《长治文化》道出了“上党从来天下脊”的重要地理位置,上党是神话的故乡,“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女娲补天”等传说发生在这里;上党山水南北兼容,刚柔并济;上党还是诗书和戏曲的故乡。上党以她独有的古风古韵、美景名胜、人文地理、古朴民风,吸引并打动着一代代文人墨客及游子挥之不去的情思和留恋。

长子响铜,流芳千年的天籁之音,“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定音技术,现代技术难以替代,极其珍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太行山与太岳山之间的长子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手工制作响铜乐器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时光酝酿了响铜乐器发展的丰富文化土壤,是中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站在这面比人高大的铜锣前,好想挥舞锣槌,听它慷慨激昂的旋律,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吗?

襄垣县叶雕,如果不是近距离接触,猛一看这黄灿灿的作品,误以为是“糖人”,但的的确确是薄薄树叶上雕刻的。有幸得遇此难得一见、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啧啧称赞,回味无穷。

叶雕,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种三千多年历史文化的记忆,最早起源于《吕氏春秋》“剪桐封虞”的典故。成王与叔虞燕居,援梧叶为圭,而授叔虞曰:“余以此封女(汝)。”叔虞喜以告知周公……于是,遂封叔虞于晋。于是有了晋祠,我终于可以将这些历史典故与古迹串联,不再是孤立的碎片记忆。也是第一次看到了叶雕艺术品。

蝶画,我驻足凝视,擦擦眼镜片,再揉揉双眼,太不可思议了,简直就是艺苑奇葩!这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仿佛要走出来,不仔细看,谁能知道她穿的衣服竟然是蝴蝶翅膀全手工剪贴而成,不亚于霓裳羽衣吧?!蝶画,中国独有画种,由唐滕王(对,就是滕王阁序中的那个唐高祖的儿子)李元婴始创。鲁迅先生称之为缺门、独门、冷门的文化瑰宝,独具一格,自成一派。为这份“独”叫绝!

上党堆锦,一幅幅熠熠生辉的立体“国画”,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浮雕”,这是我第二次看到,虽不再像之前那样大惊小怪,依然为唐代以来这穿越千年的传承点赞,为厚美的潞秀叫好!唐代堆锦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

沁县南涅水石刻,北魏到北宋佛教盛行时的雕塑,为民间开凿,人物造型多变,衣饰细腻,充满世俗风情,与皇家修建的云冈石窟不同。即便如此,面对佛像,依然心存敬畏。

八义红绿彩,被称为“瓷上彩虹”的长治颜色,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器物上施彩绘画的一代先河。央视《国宝档案》曾这样评价:红绿彩瓷器的诞生,相当于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电视,是瓷器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创举。

身为上党人很是汗颜,我对长治文化知之甚少,八义窑作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开始盛产瓷器。而我第一次听说却是前几年的事,因为天气原因,去景德镇未遂,车上听一八义的驴友说,他们那儿产瓷器。上党坊间传说:先有长治八义窑,后有江西景德镇。传说宋都南迁,瓷器跟着过去,也有说做瓷器的匠人逃到了那里。

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传承三千年的图腾记忆,在民间有赐福、生财、镇宅等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第一虎”。

印象里,小时候在老家,谁家孩子满月了,姥姥家都会送一个布老虎的,一般都是买的。幸运的是,我姥姥是能工巧匠,她会做,做得极好,有人要,需要提前预约。我弟弟满月时,我姥姥专门为她宝贝外甥做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还送了一顶自己千针万线缝制老虎帽,我妈妈奉为珍宝,一般只准看不准乱摸。那两样东西放在家里,艺术品的存在,不知道多少人羡慕赞美过,我妈很为她妈的手艺洋洋自得,很是骄傲。

青铜器,从商周到明清,长治青铜器举足轻重。

第一次知道“黎侯虎”,是年看第二届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当时长治市副市长郜双庆和一帮小朋友穿着黎侯虎服饰亮相舞台,化身“超级导游”带领大家走进长治,走进太行。

长平之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歼灭战。赵括纸上谈兵,衍生了八义士之举,有了后面的八义镇,八义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果然环环相扣。

上党碧松烟,是一种固体墨,我也是前所未闻。属于松烟墨的一个品种,在唐朝时,属墨中之上品。“诗仙”李白《酬张司马赠墨》诗:“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朱”。当时因品质优良而被列为皇家贡品。

荫城铁货,我还是略知一二的,战国时期就有了简单铁业生产,清乾隆、嘉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石与火淬炼出的铁府传奇。铁器,历史上远销俄罗斯、日本、朝鲜、尼泊尔、不丹等十多个国家。有“万里荫城”之美誉。展厅内有太原双塔、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精美铁器造型展。

跟着讲解员,又了解看了剪纸、砖雕、根雕、彩雕等,只顾忘情地听,用心地看,加上展厅的人也越来越多,没顾上再拍照。每一样都引人入胜。

这份新华书店“根”与“魂”的民族记忆、文化遗产的展示和讲解,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最爱的甜点之一,极大满足了我的需求,让我了解历史,热爱家乡的同时,更生出无限的民族认同感和荣耀感。我家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