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六千万人次收听的博士课一文读懂中国文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1/15
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文化

本书内容是余秋雨(下图)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的博士课程(看完本书,算是学了一门博士课~)。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这是余秋雨对“文化”的定义,正好三十个字,全世界最短的“文化”定义)

二、史迹·悠悠文脉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把从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有六百年的时间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这是世界各地涌现文化巨人的时代,这种提法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历史学家接受。(余秋雨先生把“轴心时代”减去公元前七、八两个世纪后,剩下的四百年改称为“奠基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文化不仅没有缺席,而且表现精彩。

请看一下这些年龄排列——

老子和释迦牟尼几乎同龄,只差几岁;

孔子比释迦牟尼小十几岁;

孔子去世后十年,苏格拉底出生;

墨子比苏格拉底小一岁,比德谟克利特大八岁;

孟子比亚里士多德小十二岁;

庄子比亚里士多德小十五岁;

阿基米德比韩非子大七岁;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几千年来被翻译成外文而广泛传播的著作,第一是《圣经》,第二是《老子》(也称《道德经》)。《纽约时报》公布,人类古往今来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作者,老子排名第一。还有一项统计:被公认哲学素养最高的德国,《老子》几乎每家一册。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回到故乡时已经六十八岁。妻子已经在一年前去世。过了一年,独生子孔鲤又去世了。再过两年,他最喜爱的学生颜回去世了。接着,他最忠心的学生子路也去世了。但是,就在这悲惨的晚年,他还在大规模地整理“六经”。

稷下学宫创办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位于当时山东临淄的稷门附近,临淄是当时齐国的王都。荀子(韩非子、李斯的老师)长期主持着这个学宫,被看成学宫里“老师中的老师”。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院大概比稷下学宫早二十年。

接着介绍汉代的司马迁和《史记》、丝绸之路,然后是三国两晋的曹操(一心想做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阮籍、嵇康、王羲之、陶渊明,再进入南北朝时代的佛教影响。

佛教原来不主张造像,后来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东征时,军队里带了一些希腊雕塑家。结果,在印度创造了一种以希腊功法雕塑佛像的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不仅以希腊功法雕塑佛像,而且夹带了亚历山大一路东征所见到的巴比伦文化和波斯文化的一些元素,中国的佛像一开始都是从犍陀罗传入的。

四世纪初,中原发生了“永嘉之乱”,民众纷纷南逃和西逃,西逃的重要目标就是河西走廊的重镇凉州。西逃者中,有很多殷实的大家族、深厚的大学者,带来高层级的生活方式。于是这里就更繁荣了,甚至被称为“小长安”。不管是大同的云冈石窟还是洛阳的龙门石窟,都被学者称为“凉州模式”。

那个时代最有名的佛教大师是鸠摩罗什,他的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龟兹国王的妹妹,他是与唐代玄奘(下图)齐名的大翻译家,玄奘很多翻译,还要沿用他的经典译法,例如《心经》里的名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最早就是鸠摩罗什的译法,译得准确又凝练,无法更改。

之后进入大唐。

唐代,不仅在中国是至高坐标,在世界也是至高坐标。这并不是中国人做出的判断,而是世界共识。(英国学者威尔斯的《世界简史》肯定了中国的隋唐时代在同时代的几百年世界史中无可匹敌)

七世纪,当长安城人口多达百万的时候,罗马的人口还不足五万(当然,当时罗马已经衰落了)。即使是以前还没有衰落的罗马古城,在面积上也只有长安的七分之一。同时代的君士坦丁堡(现在属于土耳其)是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巴格达是当时气势如虹的阿拉伯帝国的中心,但是,把这两大都城加起来,还不到长安城的一半。

唐代是一个对各种宗教和学问都包容的时代,除本土的儒、道两家外还有外来的佛教、摩尼教、拜火教、景教(基督教的一个教派)、伊斯兰教都能在长安城里和谐相处。没有产生过宗教的极端主义,这是中国文化一直没有湮灭和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母都是鲜卑人,李世民的皇后也是鲜卑人,唐高宗李治的血统,四分之三是鲜卑族,四分之一是汉族,民族融合是唐代文化奋发强大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几讲介绍了李白、杜甫(下图)、王维、颜真卿等唐代诗人、书法家,然后进入宋代。

如果说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高扬期,那么宋代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粹期。宋代是文化教养最高的时代,北宋都城汴京(现在开封附近)没有“坊”的限制,完全开放,自由流通,仅仅手工业就比长安多了四倍。

宋代的水稻种植面积比唐代扩大了整整一倍,城镇总量已接近两千,城市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二(在古代这是很高的占比),就是在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了一亿大关。中国宋代的经济水平是当时世界之最。

宋代把雕版印刷推进到了活字印刷,把火药用于战争,把指南针用于航海。这些技术传到西方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南宋王朝结束那一年,直到一百七十三年后,欧洲文艺复兴的第一位大师达·芬奇才出生。

然后介绍了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李清照、辛弃疾、陆游、文天祥、耶律楚材、元曲戏剧等,然后进入明代。

据余秋雨先生的评级,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人士能把汉诗、汉词写好的,第一是纳兰性德,第二是萨都剌,第三是耶律楚材。

进入明代的中国文化是被奴役的文化。

朱元璋(下图)的文化专制主义是一种系统的设计、严密的包围、整体的渗透、长久的绵延。

文官必出自科举,考生必出自学校,考题必出自经书,阐述必排除己见,文体必符合八股,殿试必面对皇帝。这么一来,皇帝和朝廷,不仅是政治权力的终端,也是学位考试的终端,更是全国一切文化行为和教育事业的终端。这一套制度,乍一看没有多少血腥气,却把中华文化全盘捏塑成了一个纯粹的朝廷工具、皇家仆役,几乎不留任何空隙。

当文化本身被奴役,遭受悲剧的就不是某些文人,而是全体文人了。因为他们存身的家园被围上了高墙,被划定了路线,被锁定了出口。时间一长,他们由狂躁、愤怒而渐渐适应,大多也循规蹈矩地进入了这种“文化——官僚系统”。

朱元璋因自己政治敏感度高,能以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字狱,使中华文化笼罩在巨大的恐怖气氛之下。例如,他看到“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居然说“生”是暗指“僧”,骂他以前做过和尚,“作则”是骂他“做贼”。这样的例子特别多,老朱是真的心里有毛病啊,太扭曲、自卑了。而老朱的扭曲也造就了一批咬文嚼字的告密鹰犬。

朱元璋在发展经济、利益民生、保境安民等方面做了很多好事,不失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皇帝,但在文化上,他用力的方向主要是负面的,留下的遗产也主要是负面的。他以高压的专制所造成的文化心理气氛,剥夺了精英思维,剥夺了生命尊严,剥夺了原创激情,后果非常严重,就连科学技术也难以发展了。明代建立之初,中国的科技还领先世界,但终于落后了,这个转折就在明代。

接着介绍了王阳明、昆曲、明清小说、明末三大启蒙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敦煌藏经洞、甲骨文。

两千多年的文化脉络梳理至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