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此地不简单,能挤入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9/24

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面,石窟是开凿在整个石山上的,从东面到西面延绵足有1公里,规模宏大。

去云冈石窟,途径了云岩寺。首选看到的就是朝圣大道路,路旁边立满了雕刻着佛像的石柱,每一个石柱由于大象石雕伏着,甚是壮观!

灵岩寺始建于北魏时期,三进式的布局风格。走过长长的、弥漫着古典气息的的七孔桥,便可进入寺内。

灵岩寺坐落在云冈石窟大景区湖心岛中央,只有一条桥可以过去,四周湖水环绕。遥遥望去,典雅美伦,仿佛人间仙阙,不染俗气。

近看云岩寺不像是一座寺庙,反而像某个王爷的宫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找不出一丝瑕疵,看着美观又舒服。寺庙四周绕寺建有石回廊,依水而立,可以供人欣赏湖边的风景。

细看阁楼上没有豪华的装饰,色调简单,但是精美的布局和建筑风格依然能给人一种百看不腻的完美感。

可以想象,站在回廊上静静看着远方的风景,吹着清风,是多么惬意。

石雕方形造像塔,塔分5层,每一层每个面都有雕刻有三个佛像,整个塔一共有60个佛像。

云冈石窟从北魏文成帝时期开始开凿,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结束,前后历经60多年,工程浩大。

辽代时期,曾石窟寺进行为期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但是在明代,李自成起义军路期间,云冈石窟遭到大肆破坏。直到清代,云冈寺院得以重修,才得以留存至今。

山中共建有45个洞窟,大小窟龛个,石雕造像多个,规模之大,存世罕见。故而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并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在年12月14日,云冈石窟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在年5月8日被批准成为5A级旅游景区。

遥遥望去,山与木阁楼结合在一起,没有丝毫的不协调。

在山中建木阁楼的不少,虽然此地的比不上悬空而建的阁楼,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古人利用山体来稳定阁楼的智慧。

山体外随处可见各种大大小小,形态各样的佛像,每一个都是那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不得不惊叹古人高超的雕琢技巧。只是可惜有部分被风沙抹平了,只有浅浅的痕迹见证过它们曾经存在过。

山体内也被开凿出一个个石窟,墙上雕刻着许多佛像来衬托几尊大佛佛,大与小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眼前一亮。

此佛像可以明显看出,下半身风化得非常厉害,上半身因为岩体的遮挡,尚能保持完整,面部微微含笑依然可见。虽然风沙让佛像变得不完整,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历史岁月的痕迹和见证呢!

世间的一切都经不起岁月的考验,如同眼前这尊佛像,风化磨洗下,面部轮廓已经看不清。哪怕是坚硬的石头也经不住岁月的吞噬和人为的破坏,但也是因此才能让它表现出浓浓的历史沧桑气息。

每个洞窟里面,都雕刻着数不清的小佛像,形态各样,非常考验工匠的雕刻技巧和想象力。我们不得不为他们这种坚持不懈,耐得住枯燥的匠人精神而感到佩服!

早期的佛像高大,面相丰,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型风格。

中期佛像面相丰圆适中,体态间有种丰润美,当时流行褒衣博带式的佛像,创新式的把许多新的题材与佛像造型相结合,更加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

这个佛像身上有许多小洞,有点像是穴位分布位置。佛手雕刻得特别传神细致,和真人的手掌一样细腻。

转角处竟然隐藏着一个大佛像,真是佛无处不在。

两个被关在洞内的佛像,设计者不知道是出于对佛像的保护还是其他原因才没有把佛像前的石头凿掉,这个在这里不常见。

昙曜五窟,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规模最大的洞窟。

看到这个佛像的时候,眼前仿佛一亮,似乎比其他佛像更加完美。

站在佛像前,不由感叹佛像雄伟高大,庄严大气,具有浓浓的浑厚、纯朴的西域风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