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阐释大同见证雄浑壮美的北魏遇见民族融合的辽金
体味九边重镇的明清
年第三期面向全国招募文化爱好者
深度学习,近距离感受
深入挖掘云冈石窟文化内涵
进行古建筑、佛造像、文物修复的研修学习
研修亮点HIGHLIGHTS
1
1、名家荟萃,为您带来精彩的专题学术讲座。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以《东方佛教第一圣地——云冈石窟》为题,从佛教东传的波浪式轨迹、东方佛教艺术的旷世绝唱、平城时代对中国佛教的重要贡献等方面,解析云冈石窟缘何成为东方佛教的第一圣地。
2
2、专家精讲,登临5、6窟前高耸的木质阁楼,体会石窟摩云的雄奇与壮美,品位古代工匠的精工与巧思,在琼楼玉宇之巅的罗汉堂,感受遗世而独立的超脱,跟随专家了解罗汉堂塑像的前世今生。
实地参观38、39、40窟,跟随专家进入云冈晚期洞窟中内容最为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三个洞窟,在38窟近距离观赏形式奇特的平棊雕刻,探究神秘的骑兽天人,在39窟欣赏层层收分、庄严华美的中国式阁楼宝塔。
探访不为人知的鲁班窑石窟,寻觅北魏石窟遗珍,在石窟遗迹内感受古人虔诚的心境。
专家为您实景介绍辽金古建知识,进入神秘的薄伽教藏殿内部,零距离观赏被誉为“海内孤品”的小木作——“天宫楼阁”,感受国之瑰宝的独特魅力。
参观大同博物馆北魏厅和辽金厅,在专家的介绍中,感受一朝古都、两代京华的深厚历史底蕴。
3
3、走进壁画修复中心,实地学习壁画修复的工艺流程,收获我在云冈修文物的独特人生体验,传承云冈工匠精神。
4
4、走进云冈文化创意园区,感受以云冈石窟佛教文化为表现手法,以废弃工业机械及废旧材料为原料,打造而成的独特公共艺术景观。在网红打卡地云冈蜗牛公寓内,品尝具有当地特色的大同火锅料理。
5
5、结业仪式增设互动问答环节,资深专家为各位学员答疑解惑,并为学员颁发研修班结业证书。
权威专家EXPERT
张焯
文博研究员,现任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云冈学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考古学中心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石窟寺考古及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为云冈学研究带头人,曾发表了《东方第一佛教圣地》、《云冈石窟的历史艺术》、《徐州高僧入主云冈石窟》、《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小议》等学术论文20余篇,著有《云冈石窟编年史》、《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等著作,同时组织撰写《平城丝路》、《云冈石窟志》、《云冈石窟雕塑全集》、《云冈石窟分类全集》等。王恒
文博研究员。年开始从事云冈石窟研究,研究方向广泛,包括石窟历史、宗教、建筑及图像学研究。出版《云冈石窟佛教造像》、《云冈佛经故事》、《云冈石窟的开凿》、《云冈石窟洞窟建筑形式》、《云冈石窟辞典》等著作十余部。并发表《从犍陀罗到云冈》、《〈魏书·释老志〉与云冈石窟》、《云冈学:从自发到自觉》等论文七十余篇。崔晓霞
文博副研究员。多年来从事石窟寺的研究工作,曾发表《云冈碑碣》、《佛籁音乐殿堂》、《武周川与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寒泉小考》等学术论文,同时参与了《云冈供养人图像调查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课题。
王雁卿
文博研究员。着重于北魏考古和云冈石窟考古研究,合著出版发掘报告《大同南郊北魏墓群》《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担任《中国大同雕塑全集-寺观雕塑卷》副主编,并撰写图版说明;编撰丛书《山西历史文化丛书·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翻译日本学者长广敏雄《云冈日记》,发表《从北魏平城考古成果看云冈石窟的开凿》等论文30余篇。曹臣明
文博研究员,大同市博物馆副馆长,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地方史研究、博物馆工作。曾参与主持北魏明堂遗址、云冈第三窟窟前遗址、操场城北魏一号建筑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组织策划大同博物馆的诸多重要陈列展览;对汉平城县、北魏平城等大同古城遗址布局和沿革有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朱孟麟
国家首批高级导游员,国家旅游局“名导进课堂”工程讲师,国际旅游局导游资格考试命题组成员,山西省旅游局历届高级导游研修班授课人。年至今担任山西省导游资格考试口试评委,多次担任山西省以及太原市、大同市导游大赛评委。撰写有《大同及周边地区景点导游词》,其中《永远仰止的云冈石窟》导游词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优秀导游词出版发行。年,所著《我说大同——一个高级导游对大同的解读》一书成为大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导游培训班指定培训教材,并受到业界广泛好评。年11月,荣获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授予的导游“终身荣誉奖”称号。李雪芹
文博研究员。曾参加首届全国石窟寺考古培训班、参加云冈龙王庙遗址、92~93年云冈石窟窟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工作。撰写《大同市志·云冈石窟卷》、《云冈石窟全集》第9、10、11卷文稿,承担《云冈石窟内容总录》、《云冈石窟志》撰稿与统稿工作,出版《解读云冈》(合作)、《走进博物馆——云冈石窟》、《云冈大事记》、《雕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云冈石窟》等书籍,独立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20多篇。学习安排TIME
学习时间:年7月29日—年8月1日DAY
1
时间
内容
09:00-11:30
实地参观云冈石窟14、15、16、17、18、19、20窟,由王恒老师带领学员进入洞窟,深入解读16、18窟。13:30-14:30参观云冈文化创意园区—后工业时代的遐想15:00-17:30讲座《东方佛教第一圣地——云冈石窟》主讲人: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文博研究员张焯
17:30-18:30云冈研究院晚宴(大同特色铜火锅料理)东方佛教第一圣地
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以《东方佛教第一圣地——云冈石窟》为题,从佛教东传的波浪式轨迹、东方佛教艺术的旷世绝唱、平城时代对中国佛教的重要贡献等方面,解析云冈石窟缘何成为东方佛教的第一圣地。#昙曜五窟#是佛教与华夏本土文化持续不断的调适与融合后,淡化自身异域色彩,演化而成的国家意志与帝王权威的具象表达。雄浑的昙曜五窟,成为了北魏王朝理想秩序的理论基石,也是一代名僧道安“不依国主,法事难立”思想的直观体现。五尊庄严雄伟的佛像,在广大僧众与信士的膜拜和传颂中,逐渐内化为北魏士民心中帝王与秩序的化身。礼帝为佛、帝佛合一的开窟模式,对后世佛教造像艺术及佛教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18号洞窟#主尊立佛像,头顶穹庐,脚踏莲台,广额高髻,身材魁梧,身穿千佛袈裟雄壮威严。回首仰视洞窟南壁西侧中央位置,竟完整地保存着一尊“阿输迦施土缘”造像,其雕刻样式、姿势比例均与主尊极为相似,聆听专家的深入解析,探究它与主尊立像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洞窟中层十大弟子雕刻手法新颖独特,面部凸出石壁,而身体和下肢渐渐没于窟壁的悬塑方式,是云冈早期造像继承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的典型例证。
#云冈文化创意园区#体验以石窟佛教艺术为表现手法,利用废旧材料打造的公共艺术景观,这是中国首例将废物利用与景区建设结合的典范,其佛塔、门柱、石墙、亭榭、广场等系列创作遍布景区,处处彰显低碳与环保理念、节约与创新精神。表现了辽阔而漫长的历史时空中,物的碎片与永恒意像之间的关系,通过观赏煤矿、乡村文化遗存遗物,品位大同地区城乡历史记忆。走进“蜗牛公寓”,宽敞明亮的会客厅,舒适且充满设计感的卧室,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在这别致优雅的环境中,品尝大同当地特色铜火锅料理,真是绝妙的人生体验。DAY
2
时间
内容
09:00-11:30
进入洞窟,实地参观云冈石窟1、2、3、5、6、7、8、9、10窟,由崔晓霞老师带领学员进入洞窟深入解析。12:00-13:30云冈研究院用餐15:00-16:30我在云冈修文物:学习壁画修复
16:30-17:30参观云冈石窟山顶五华洞
#第9窟#前室回廊明间的多立克式石柱,柱身呈八棱形向上收分,柱身四面浮雕两列小佛龛,柱子下部圆雕一雄狮,四腿直立于石础之上,狮子背上的束腰平座四角以山花蕉叶装饰,每面的山花蕉叶之间都刻出一对跳跃的童子人物动感强烈、富于变化,如此精美、罕见的立柱样式,是希腊、罗马、中亚、印度与中国等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
#第7窟#进入第7窟欣赏风华绝代的“云冈六美人”,这组雕像位于第7窟南壁窟门上方,画面中六位优美典雅的供养天人三位一组向两侧对称排布,虔诚礼敬,人物身材比例协调、身姿绰约,两组胡跪天人相向而对、嫣然而笑,展现出北魏时期女性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健康之美。
壁画修复跟随专家走进云冈研究院壁画修复中心,现场实景教学,展示壁画修复的技术,感受文物重焕生机的欣喜。体验文物修复师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远离喧嚣浮躁的都市生活,来到云冈体会那份难得的专注与执着,让躁动的内心沉静下来,通过对文物的修复和复原,实现对其承载历史的传承,体会“择一事,终一生”的崇高匠心。
#云冈堡#登临武州山顶,观览气势恢宏的夯土堡墙,这些多年前明代所筑的城堡恢弘壮丽,堡内兵营、马厩、堡门、祭祀台保存完整,堡门上“怀远”“迎曦”牌匾高悬。山顶还保存有两处罕见的北魏至辽金的佛教寺院遗址。塔院结构的寺院在中国遗存极少,而云冈窟顶上的寺院遗址是中原最早的寺庙遗址之一,山顶铸造遗址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发现的古代工场遗址。凭借其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当选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DAY
3
时间
内容
09:00-11:30
38、39、40窟及鲁班窑石窟主讲人:李雪芹
12:00-13:15云冈研究院用餐14:00-16:00参观大同博物馆北魏厅及辽金厅
主讲人:曹臣明
17:00-19:00参观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所存“天宫楼阁”小木作主讲人:朱孟麟晚期洞窟变幻无穷的藻井样式、洒脱俊逸的三角帷幔、形体瘦长四肢纤细的婀娜飞天,是北魏晚期汉化改革的时代风貌。晚期洞窟中的佼佼者,39窟宝塔雕刻精美,保存完好,五层重阁层层收分,外观华美隽秀。是日本奈良法隆寺中的宝塔原型。第38窟北壁龛基两侧雕刻幢倒伎乐图,画幅中,一伎儿在竿头仰面旋转,另一伎儿正攀爬至橦竿中央,橦杆旁叠罗汉式雕刻三层配合表演的伴奏乐队。整个画面极具人间现实生活情趣。
#鲁班窑石窟#探访神秘的鲁班窑石窟,鲁班窑石窟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现存3窟。平面呈椭圆形,穹窿顶。四壁均雕千佛,下层雕力士造像有千佛、力士供养天人等。根据洞窟形制特征与造像特点,确定鲁班窑石窟与北魏云冈中晚期雕凿风格相同,时间相近。鲁班窑石窟规模虽然较小,但它对研究云冈石窟的开创历史和北魏时期佛教的兴衰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大同博物馆#跟随资深文博研究员,参观大同博物馆北魏厅及辽金厅。北魏厅中司马金龙墓中的漆屏风画是现存北魏文物中难得一见的珍品。漆屏风画从上到下分四层,每层均有单独主题,其中有周室三母、班姬辞辇、李善养孤、李充奉亲等列女古贤的故事。这些漆画让人一睹年前古人那流畅自如的绘画技艺、高超娴熟的书法技巧,以及当时人们衣着打扮的样式,同时还是了解北魏时中国髹漆工艺的实物资料。
大同作为辽金陪都,历时两百余年,既是辽金的军事前沿重镇,亦是两朝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在这里,豪放的草原风格与深邃的华夏文明碰撞融合,造就了西京大同独特的文化蕴涵。大同辽金建筑就是这种文化的代表作。造型精巧的飞桥硕拱,装饰华丽的琉璃鸱吻,无不体现了草原文明与中原文化的相互交融。这对器型高大、纹饰精美的琉璃螭吻高达2.86米,釉色斑斓,保存完好,它张口怒目,似乎欲咬住正脊。整件器物体形庞大、造型宏伟、雕刻精致,是大同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辽代建筑饰件。
华严寺大雄宝殿集四朝精髓为一体,辽代的遗址,金代的建筑,明代的塑像,清代的壁画,堪称中国佛教建筑的经典之作。殿身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面积平方米,是我国古代宗教单体建筑中最大者,虽经历近千年仍稳健、坚固、古朴而庄严,雄伟而壮丽。殿内布局大胆采用减柱法,使殿内佛座配列与礼佛活动增加了空间面积,使建筑更趋适用。
薄伽教藏殿内珍藏的38组藏经柜,被誉为海内之孤品。其柱头辅作为罕见的双超双下昂七辅作,是目前已知辽代斗拱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更奇妙的是工匠在两组藏经柜之间还搭建了一座圆弧拱桥,并在桥上建有“天宫楼阁”五间,巧妙地烘托出“天宫楼阁”的凌空高悬之势,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至善至圣境界,也使科学与审美、宗教与实用达到了高度统一。
DAY
4
时间
内容
09:00-11:30
登临5、6窟窟前阁楼,由王雁卿老师为学员深入解析。进入罗汉堂,由文物修复专家为学员深入介绍文物保护知识。14:00-16:30结业仪式:学员分享、专家答疑、颁发结业证书6窟宝塔顶部
#5、6窟阁楼#登上5、6窟前雄伟的木质阁楼,以独特的视角观赏这座华美的艺术殿堂。第6窟塔柱上层为四面立佛,四角各有一座大象驮立的九层镂空塔柱,倚塔内侧站立着8身胁侍菩萨。与四立佛等高呼应的,是洞窟四壁上层11身立佛像,佛旁各立一对胁侍菩萨,菩萨身边和头顶周围挤满了约20余身乐伎、天人、弟子及护法形象。矗立于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置身于诸佛与天众之间,感受这无比幻妙殊胜的佛国带来的震撼。
#罗汉堂#进入神秘的罗汉堂,洞窟内保存着大量的泥塑和壁画,为研究古代泥塑壁画制作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文物保护专家将结合实物,为学员介绍木骨泥塑的分层构成,并对照洞窟中现存的泥塑介绍石胎泥塑的制作过程与结构,并详细介绍石窟微环境、毛细水、地质情况等因素对泥塑的风化作用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结业典礼
结业仪式特别设置有互动问答环节,研究院专家将以扎实的学术功底、渊博的知识储备,带给学员精准、客观、详实的解答,并在毕业典礼的尾声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费用包含:
四晚五星级酒店住宿(若需要单人间需补房差)
全程含餐(山西特色美食),饮水充足供应
全程空调大巴,配备麦克风
学习考察师资费用、考察地、全程所列景区门票
云冈石窟实景教学、不开放洞窟、专家讲座、壁画修复、天宫楼阁、辽代彩塑鉴赏等。
活动不含:
1.各地往返大同的大交通费用
2.其他个人消费
1.因研修活动招生有限,以预订为准,请提前报名。
2.因天气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在不减少活动内容的情况下,组织方可适当调整研修行程。
3.因组织活动需预先支出费用,故活动8天前取消,退费时收取百分之一的银行手续费;一周内取消,退费一半;活动当日取消,退费20%。
[报名电话]
王老师:马老师:
●●●
编辑:付 洁
责编:张 华编审:刘晓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