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喜讯云冈石窟研究院石质保护研究项目荣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7/12

  年10月20日至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召开了“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评审会议。评审委员会由文物保护、考古、古建筑、博物馆、管理、地质岩土、化学、科技史、遥感等方面的17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分别听取了20个参评项目的现场汇报。经过充分讨论,记名投票表决,评选出“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云冈石窟研究院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一等奖!

  “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科技部立项、批准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本项目以石质文物保护中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选择云冈石窟为研究对象,在开展洞窟病害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从分析监测、岩体稳定性评估、保护处理相关技术三个层面,开展石质文物防风化材料和施工工艺研究、洞窟结构稳定性评价研究、石窟水分来源综合探查技术研究、石窟雕刻无损或微损检测技术研究、石窟文物表面污物清除技术研究、石窟危岩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以无损或微损及原位监测分析技术为关键点的石窟寺现代监测检测分析技术体系,以石窟寺危岩及稳定性评估技术为创新点的石窟类文物风险评估关键技术体系,以解决石窟水患、危岩以及风化病害为主,规范危岩加固关键技术,以及石刻表面清洗、砂岩类文物防风化保护为主的石窟寺类文物保护综合关键技术体系,使我国砂岩类石质文物保护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开展项目研究的同时,力争培养一批专门从事文物保护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适应我国文物保护研究需求的科技队伍,促进我国石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建设。本项目设置6个课题方向:

课题一、石窟岩体稳定性分析研究

课题二、石窟水分来源综合探查技术研究

课题三、无损或微损检测技术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四、石窟文物表面有害污物清除技术研究

课题五、石窟危岩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六、石质文物防风化保护和施工工艺研究

  其中,云冈石窟研究院承担课题二“石窟水分来源综合探查技术研究”。众所周知,水是影响石窟文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石窟雕刻继续风化的根本出路是准确探测石窟内部水分的进入通道、运移、水量水质及可溶盐的分布规律。“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专门设置了“石窟水分来源综合探查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组以承担单位云冈石窟为对象,通过跨学科联合攻关,在石窟砂岩裂隙导水通道探查、凝结水监测与控制技术、石窟水分盐分聚散规律研究和石窟山体水汽循环转化研究四个方面的成果,研发出了探查石窟水分来源的新技术。研究成果既有技术上的新进展,也有理论上的新突破,对于我国石窟文物防水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课题于年获得了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年在山西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在省局领导的直接参与下,云冈石窟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中南大学其它课题的承担单位,申报“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项。

  目前,云冈石窟研究院申报的“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一等奖,处于公示期。

?云冈石窟官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