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震撼你从没见过的佛教奇迹云岗大佛走出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5/5/2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80119/6010182.html

云冈石窟第3窟大佛落户青岛的消息火爆朋友圈。

工作人员搭起钢架拼佛像:

成功复制“安家”的阿弥陀佛:

如果你去过云冈石窟,一定会被石窟造像恢弘的气魄征服。

这次,让云冈大佛“穿越”到千里之外的山东青岛,而且是原比例复制,

堪比一个开山架桥的大工程。

很多人在感叹这一壮举之时,心中一定会有很多疑问:

云冈大佛“乾坤大挪移”,为什么没有选择北京上海,而是山东青岛?

云冈最大的洞窟——又名“灵岩寺”的第3窟西后室,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用3D打印技术原比例复制到青岛,够不够逼真?

这一壮举都使用了什么神器和技术?

接下来,一心就为各位一一道来。

揭秘青岛与云冈大佛的情缘

为何青岛会复制云冈石窟第3窟?这事得从一套书说起——《云冈石窟全集》。

年,青岛出版社艺术出版部主任申尧,看了冯骥才先生编写的《天下大同》,被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深深折服。

为此,申尧专门赶往大同,见到了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得知张焯院长有一个出版《云冈石窟全集》的想法后,热爱艺术的两个人默契的达成一致:那就一起干!

就是这样一个碰撞,云冈石窟研究院和青岛传媒集团确定了合作意向:打造一套《云冈石窟全集》。

对于云冈石窟研究院的院长张焯来说,打造一套全集,他有着更独特的情怀。

首先,敦煌有一套全集,但云冈没有;

其次,日本人出了一套16卷32本的所谓云冈石窟全集,而国内还没有。

对于张焯来说,这一直是他的心病,他认为如果云冈石窟有一套由中国人自己出品的全集,就能解决云冈石窟在中国,但研究却在日本的问题。

虽然日本的这个全集很不完整,很不详细,但是很多研究石窟以及佛教造像的专家学者,都以此书为范本,这套书活跃在研究舞台上,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云冈石窟全集》出版后,也吸引了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等专业机构的目光——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强强联手,用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来实现对云冈石窟的复制。

当时,恰逢青岛传媒集团要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打造一座城市文化广场。

领导层对有着鲜明文化特色和深厚历史底蕴的云冈石窟赞誉有加,决定在广场内以1:1比例,复原云冈石窟内的第3窟。

块模型“拼”出世界第一

当云冈石窟第3窟的大幕被揭开的那一刻,观众惊呼:太震撼、太逼真!

一边是高达10米的主佛阿弥陀佛造像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组成的“西方三圣”;

一边是斑驳、风化的砂岩墙壁;

中间两根立柱,上面洞龛内还有一尊尊小型佛造像。

简直就是云冈石窟第3窟的原貌!

复制云冈石窟第3窟,需要进行7道以上的工序。先要对洞窟进行数据采集,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进行激光三维扫描;

然后针对这些照片成立三维数据库,输出一个准确的模型;

最后通过3D打印的机器打印出来。

因为洞窟体型巨大,打印机是特制的。这个工程足足用了20台打印机,打印了一年之久。

光是在青岛城市传媒广场内组装这尊大佛的洞窟,就花了3个月的时间,用了10吨支撑的结构件。

体量太大,还得加固;为了体现真实感,还要上色。

云冈石窟距今有着多年的历史,那种沧桑感,以及砂岩被风化的颗粒感、斑驳感要准确地体现出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市面上的彩色打印技术都很单一,它只能确保物体形制上类似,却无法保证一模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作人员对复制品进行砂岩涂色。

这是一种特制的涂料,假如观众近距离欣赏复制品,都能以假乱真,以为那就是砂岩打造的石窟。

也正是如此,公众现场观看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复制出的石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主佛高10米,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文物复制工程,这足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在这背后,也请大家记住这组数字:采集张石窟照片,打印了块模型,安装了3个月,最终实现了云冈石窟成功“大挪移”。

云冈大佛走出去,佛教文化“闯天涯”

这次云冈石窟第3窟成功落户青岛,

作为一名虔诚的佛弟子,一心心中非常欢喜。

当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尊满含笑意、慈眉善目的云冈大佛,

一定会慢慢喜欢和接受充满智慧和魅力的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永远聚焦人的切身问题,生、老、病、死,探究摆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佛教文化抱持“慈、悲、喜、舍”之心,能引领众生一起摆脱轮回,进入无限,达到涅槃。

佛教的戒律步步艰难,却步步明确。

佛教文化有强大的文化魅力。

一心期望携带博大文化基因的佛学文化能够活起来,走出去,“闯天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