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走,去大同云冈石窟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9/19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1409.html

石窟是形象化的佛经,也是集佛教、建筑、美术、雕塑于一体的宝库。

石窟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土,沿着佛教的传播路线,散落着众多石窟。而后随着佛教的发展,越来越多对的地方都凿有石窟,比如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龟兹石窟、河西走廊上的石窟群,北京、浙江、四川等地都有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号称中国四大石窟。云冈石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看落款,欣赏一下大家书法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北武州山,依山开凿,有大小洞窟五十余个,佛造像五万多尊,是世界罕见的佛教遗迹。

大同古称平城,是北魏都城。北魏太武帝灭佛,佛门蒙难,文成帝恢复佛教信仰,大量开凿石窟,建造佛像。有了皇室的支持,石窟的开凿达到一个高峰。

自兴安二年(年)左右始,前后近60年,在武州山的南向陡壁上,开凿出东西长达1公里、工程浩大的石窟群,也就是云冈石窟。

▲昙曜雕像

云冈石窟反应了北魏时期的艺术风格,《魏书·释老志》记载:“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周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绝于是。”这就是最初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五个洞窟,又称“昙曜五窟”,也是现在的16-20窟。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长,不同时期的佛像呈现不同的风格。早期昙曜五窟以大佛为主,石窟平面呈椭圆形,印度风格浓厚。昙曜五窟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石窟为中期石窟,由于孝文帝汉化改革,这一时期的佛像受到中原造型的影响,穿着汉族宽软的服饰。后期的洞窟,主要为孝文帝迁都之后留守官员和僧俗所开凿,与皇家工程相比,洞窟规模明显变小。

如今云岗石窟景区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综合性景区,除了石窟,还有石佛古寺、灵岩寺、美术馆、博物馆,还有广场,有水域,有的大片的绿地……兼具人文底蕴和生态环境,是很不错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的佛像,历经岁月沧桑,虽然有些已经风化,只能看到一个轮廓,但大部份佛像造型轮廓依旧清晰,无论是金刚力士的勇猛威武,还是菩萨的慈眉善目,都保存的很好,雕工精细且气势宏伟。

在5-13窟的外面,还有木质结构的建筑,与山峦相连,构筑一个佛国世界。这几个洞窟里面保存的非常好,大大小小的佛龛围绕着主佛,天花板上可见莲花、飞天、乐伎等装饰,色彩鲜艳,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龙王庙与石佛古寺

▲古道车辙云冈石窟山上有龙王庙,登顶可以看整座武州山前的风景,也能俯瞰眼前对的大小洞窟;窟前有石佛古寺,有蜿蜒而过的河流。“山堂水殿,烟寺相望”(郦道元·《水经注·漯水》),守望一座多姿多彩的佛国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