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云岗石窟,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玩可以去看一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9/17

被入选进《世界遗产名录》的云岗石窟是不能不看的。而且看完后我竟然还有一种冲动,将把剩下没看到的另2个石窟也要看完!曾经在新疆看过克孜尔千佛洞,那些面目皆非的佛像和残缺不全的色彩让我看得难受不已。

还有在河南看到的龙门石窟,虽气势很磅礴,然被破坏之严重也让人心生郁闷。而今天却在看到云岗石窟时,那份遗憾荡然无存,这里被保护的如此之好,真乃出乎意料。于是信步慢慢欣赏起来。

同云冈石窟目前尚存飞天雕刻余身。根据样式特征分为菩萨形飞天、高髻形飞天、椎髻形飞天、逆发形飞天、剃发形飞天。飞天神情欢快,姿态妩媚,自在潇洒,顿使窟室生气盎然。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这么有趣的地方怎么能不来看看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