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国庆出游,媲美龙门石窟的大足石刻值得一去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8/12

这两年的旅行途中看过的石窟不少,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到敦煌的莫高窟,从天梯山石窟到麦积山石窟,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可以说每一次的石窟旅行都会让我领略到佛教东传的演变。

这些石窟几乎展示了北方石窟的魅力,相比之下南方的石窟就要鲜为人知了许多,不过如果你去过巴蜀地区的话,那么一座座藏在山间或者江边的石窟同样会让你惊喜满满。

这些南方石窟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大足的北山石刻,相比不远处的宝顶山石窟而言,它多了几分安静,相比郊外的石门山石刻来说这里又方便了很多,一切属于刚刚好的状态。

翻开北山石刻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开凿于唐代末期,到南宋末期逐渐衰落。相比北方的石窟而言,北山石刻的题材更为丰富,佛教密宗为主,三阶教、净土宗、道教其次,可以说这种多种宗教融合在一起的场景,为巴蜀石刻最大的亮点之一。

从台阶跨入石刻区域之后,鲜少游客让石窟看起来更为宁静,长达多米的崖壁被分成了南北两个区域。

南北两旅游区基本上以开凿时间划分,南区主要集中展示了晚唐到五代时期的造像,北区则主要表现了五代末、北宋、南宋等造像风格。

北山晚唐造像-展示了盛唐气度

首先来看看晚唐时期的造像,可以说这时期的造像风格延续了盛唐的特色,衣纹细密、薄衣贴体、面容丰满。

北山石刻的第5-9-10-51-52号窟均为这时期的遗存,尤其是第号名为观无量寿佛经变相的窟龛更是这时期石刻的精华。

高8.1米,宽20.2米,深3米的经变相内容丰富,包含了位人物、余件器物、42座经幢楼阁,描绘了衣服西方极乐世界的场景。

通过这些石刻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唐末的建筑特色,乐器、服饰、舞蹈等信息。

北山五代造像-领略从唐至宋的造像过渡风格

五代时期的造像几乎是北山石刻的顶梁柱,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可以说五代时期的造像很好的做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尊尊的造像既可以看出唐代丰满的造像,也可以看到宋代造像的修长,呈现出了唐至宋的过渡风格。

重点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