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民族瑰宝云冈石窟风化严重,保护好传承好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9/27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在景区,我们看到窟龛里的佛像和乐伎刻像造型各异: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他们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悠然自得,仿佛在笑迎四方游人。

细细端详发现,这些佛像和乐伎刻像的面貌和衣饰上,都明显地流露着异域色彩,有的象印度人,有的则象波斯人,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明清时期的壁画。景导还介绍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明清时期的壁画。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因为早在中学时代上历史课时就知道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大足石刻同为中国四大名窟。特别是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坐落在大同市城西的武周山南麓,武周山北岸,东西绵延一千米。

有窟龛个,石雕造像余尊,最大佛像17米,最小仅2厘米,雕饰奇伟,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同时,云冈石窟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秀骨清像”的源头。

云冈石窟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从东边的一窟开始一直到西边的四十几窟,最为精华的是从第五窟开始到鼎鼎大名的昙曜五窟(第16窟到20窟),很多云冈石窟的介绍中都会用第20窟的露天大佛作为封面。而昙曜五窟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开凿的一批石窟。

景区分为景观区和石窟群,其中石窟群是最大的看点,分为东、中、西三区,目前对外开放的洞窟大约40个。其中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第五六窟为双窟,窟内壁画精美绝伦,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的石窟。

重点放在3窟、5到20窟,不过其实16到20窟基本上都是那种很大型的佛像造像,而5和6双窟、7和8双窟、9和10双窟都是非常精彩的石窟,可看点非常多。

云冈景区很大,但我对新建的景观不感兴趣,直接乘景区电瓶车来到云冈第一窟。云冈石窟不是以开凿时间而是以由东向西按位置编号,一般是游览第一窟到20窟长约一公里的核心景区。

参观云冈石窟是种非凡的视觉体验,令人意外的是窟中有灯光,也可以拍照但不可以用闪光灯。个人认为最上照的是第3窟,最著名的是20窟,最精彩的是第6窟,最可惜的是没有参观因维修而不开放的第12窟音乐窟。

虽然我在云冈石窟只参观了不到两小时,但给我的感觉真的很震撼,几个洞窟佛像表情之丰富超出预期,我曾经去过莫高窟,那里出于保护文物需要给游客的限制太多,让看的东西太少,而云冈石窟主要石窟除11-13窟外全部可以参观,当然各有利弊,但对我来说当然更喜欢云冈。

云岗石窟,是那个时代举国之力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真正的世界遗产,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已成广陵散。第一批国保单位,名不虚传,喜欢石窟艺术的值得去哦,接受佛教艺术的洗礼。窟内之精美,匠心之巧思真是有惊到我!

非常的壮观,不得不再次感慨古人的智慧。所以,但是,石窟的保护应该是比较晚,破坏其实还挺严重的,很多佛像的眼睛都遗失了,甚至很多佛像被整个盗走。第5、6窟和9、10窟内的佛像都是有上过彩绘的,后期的氧化很严重,一直有工作人员在说不能拍照,但是拍照以及开闪光灯的现象依旧很普遍,今天我们很有幸能进到这些艺术宝藏,但是如果当代人不保护,后世又怎么有机会能看到呢。

第5、6窟和9、10窟内的佛像都是有上过彩绘的,后期的氧化很严重,一直有工作人员在说不能拍照,但是拍照以及开闪光灯的现象依旧很普遍,今天我们很有幸能进到这些艺术宝藏,但是如果当代人不保护,后世又怎么有机会能看到呢。

只是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的风化洞窟消失了,所以才看起来像是露天的大佛。风格粗旷。因为这里的石窟大多是修建于南北朝时期,所以和中原大多在隋唐时期的石窟风格差距极大。和龙门石窟对比可以很明显发现云冈石窟的色彩运用更多,保存下来的色彩也比较多,另外石佛的轮廓和特点也更粗狂和饱满,南北朝时期石窟也是我国最早最出名的代表之作。石质比较酥松,所以也比较容易风化。

有的佛像都已开裂。云冈晚期石窟的造像已基本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秀骨清像式的中原风格,佛、菩萨的表情神态,比以前更生动活泼,富有人间生活气息,飞天的形象更加潇洒飘逸,这一切正是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的结果。

让人嘘唏的是云冈石窟毁损的佛像十分严重,千百年来由于受到风吹雨淋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有的佛像已经风化的很厉害,不少佛像的五官已脱落,面目全非,估计若干年后完整佛像会越来越少。所以景导说:“参观云冈石窟要早点来,越早越好,以后毁损的佛像会越来越多。”

云冈石窟的精华是第20窟的释迦坐像露天造像,高13.75米,面部安详,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雄伟,气势浑厚。虽然我不信奉佛教,但是站在这尊佛像前,禁不住为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性和智慧结晶而肃然起敬,所以我双手合十,在这尊佛像前表达我的崇高敬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