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是个极具典型山区特征的乡镇,随着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景区的改造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镇里14个村庄要全部搬迁至新址。这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大工程,镇党委书记杜军用满腔热忱和踏实坚韧,推动了搬迁工程的顺利进行,也生动诠释了一个基层干部的精气神,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书记。”
年7月,云冈石窟景区进行升级改造,交通闭塞的麻村将整体搬迁到云佛新村。83岁的张金喜老人一开始很不情愿,在村里生活惯了,村外的世界怎么样,他心里没有一点底。但最终,他离开住了30多年面积只有20平方米的小平房,搬进了69平方米的新楼房。老两口每年靠退耕还林补贴和村里给的养老福利生活,过上了暖和方便的好日子。老人说:“搬迁前大伙儿都有顾虑,将来日子可咋过呀!但杜军书记一连几天上门做工作,直到打消了俺们老两口的顾虑。”
云冈镇是煤炭资源大镇,煤炭开采使域内村庄房屋及地面裂缝日渐增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成为镇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杜军担任镇党委书记后,明确将采煤沉陷区治理列为重点工作任务。镇里结合全区开展的资源置换搬迁治理工程,制定了《云冈镇村庄整体搬迁规划》。杜军带领镇、村两级干部,积极与辖区内同煤集团云冈矿、晋华宫矿、忻州窑矿沟通协调,采取采煤沉陷资源置换形式,先后将9个行政村成功搬迁至恒安新区东益花苑、西益花苑等安置小区,实现搬迁户人。
搬迁问题解决了,杜军开始马不停蹄地狠抓搬迁后农村的党建工作。他通过启动农村党建引擎工程,把云冈、吴官屯等村确定为“七个一”党建示范村,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两学一做示范村、智慧党建示范村、惠民党建示范村、基层创新示范村、三基建设示范村、党建文化示范村”的云冈镇基层党建新格局就初步确立起来。云冈镇校尉屯村党支部书记邢巨成告诉记者:“党建示范村的建设,使农村基层党建中存在的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破解,使农村党建显现出党组织齐抓共管、党员干部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在云冈镇平方米的图书馆里,收藏了1万多册各类图书,这些图书分为政治理论、文化百科、生活常识、农科知识等10大类数百个专业,对乡镇党员干部、村民免费开放,丰富的图书资源、整洁的图书馆环境,每天都吸引着党员干部群众在这里看书学习,增长知识。云冈镇机关干部刘颖珍深有感触地说:“杜书记把培养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文化自信放在了首要位置,在抓党建、促发展的同时,也帮助群众增强了经营意识,增强了致富本领。”杜军告诉记者:“村民搬迁后,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在短时间内实现身份转换,我们将通过着力改善村民就业软环境,加快形成村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让包括搬迁群众在内的所有村民尽快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本报记者贺锴本报通讯员马静波
记者感言
基层工作,事情琐碎,任务繁杂。没有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是干不好基层工作的。杜军之所以干成了上级希望的、群众期盼的事,成为大家伙儿的“贴心书记”,就在于他有勇挑重担的使命感、深入群众的责任心,以及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基层情怀”。这种情怀,成为勇闯艰难的铺路石,成为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的力量和源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