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云冈研究院八展齐开幕,古今中外内容丰富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9/24

6月1日上午,“中国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一周年系列特展”和“丝路精魂——古代龟兹石窟壁画摄影艺术展”开幕仪式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博物馆举行。此前,“中国与世界”系列特展包含的七大展览及“丝路精魂”摄影艺术展的预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了众多观众游客前往参观。

“中国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一周年系列特展”由云冈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北京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在云冈石窟博物馆推出。

该系列特展聚焦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意义、世界意义,继往开来,推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阐释与实现,展览分为中国与世界两个部分,展期持续到10月11日。中国部分四个主题展览均配以云冈石窟发掘所获文物,通过考古与相关研究成果,复原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的“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一云冈石窟恢宏景象,并使观众感受其中传承千余年的灿烂历史与文化。

中国部分展览主要阐释云冈石窟、年两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学术内涵,由四个主题展览组成,分别为: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云冈第3窟窟前遗址考古成果”主题展览。第3窟作为云冈石窟规模最大的洞窟,也是北魏大型洞窟中开凿未完工的洞窟之一,唐辽金时期屡有修缮,保留了大量的石窟开凿、取石和后世修补及使用痕迹,考古发掘在考察石窟开凿技术方法、取石途径、石料利用,以及后世沿用期间的寺院景观变迁等方面均有重要收获。

“山堂水殿,烟寺相望——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云冈石窟窟顶寺院遗址考古成果”主题展览。云冈石窟窟顶寺院遗址考古重现了两处北魏至辽金时期的寺院遗址,是我国目前出土的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石窟寺遗址,且遗址中的地穴式铸造井台、熔铁炉布局也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为了解北魏云冈寺院的结构、布局和规模提供了新材料,并进一步确认了以云冈山顶寺院与山下石窟组合构成宗教信仰空间的新模式。

“真容巨壮,世法所希——昙曜与大像窟开凿”主题展览。聚焦于云冈石窟最早洞窟“昙曜五窟”的开凿,以高僧昙曜的一生,串联起十六国至北朝早期民族汇聚、文化融合的历史,而昙曜开创的五座大像窟不仅整体布局严整,风格和谐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的第一个巅峰。背后蕴含着北魏各民族对求同存异、多元共荣之路的探寻,意义深远,堪称典范。

“隶楷之变,莫备于魏——平城与洛阳的魏碑”主题展览。基于云冈留存的北魏造像题记,并携手北魏迁都洛阳兴建龙门石窟中的造像题记共同展出,康有为曾评论““北碑莫盛于魏”,而魏碑书体上承汉隶余风、下启唐宋楷书,记录了中国书法在这一多元文化汇聚时代所经历的瑰丽转变,是北朝文化发展的又一个侧面。

世界部分围绕中国参与柬埔寨吴哥窟保护行动、斯瓦特地区的考古发现、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三个主题展开,以图片展的形式,通过动人心魄的文化遗产照片,向观众介绍和展示这些遗产地在研究、保护和利用等问题上取得的成果,在一个更广泛的维度上来理解自我、展望未来,分别为:

“重现高棉的微笑”主题展览。围绕柬埔寨吴哥窟,同样作为《世界遗产名录》榜上有名的遗产地,它与云冈类似,都因海陆丝绸之路的兴起而繁盛,因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而造就,又都因朝代更迭而一度被湮没在历史烟云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自年开始便在该地区陆续间断开展保护修复工作,吴哥古迹保护行动也代表了我国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增进国际交流的初心。

“发现斯瓦特”主题展览。围绕位于今天中亚地区的斯瓦特,这一地区代表了佛教在世界传播路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是讨论云冈宗教和艺术传播路线上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意大利地中海与东方学国际研究协会在该地区已经连续开展了65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对这样一个地区的考古工作的回顾能让观众看到“佛教考古”到底有着怎样的宽度和广度。

“万里茶道——从朝贡到商贸,以茶为媒的千年对话”主题展览。中西交流,以茶为媒,大同也恰处在这样一条重要的交通线上,晋商一度占据成为这条线路上最为活跃的一支力量。时至今日,这条不断累进、发展的交通线上已形成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文化遗产地,在沿线各国、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保护。该展览围绕万里茶道进行呈现。

“丝路精魂——古代龟兹石窟壁画摄影艺术展”,由云冈研究院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在云冈美术馆推出,展期持续到8月31日。展览壁画展品总数约60幅,分为人物篇、飞天篇、菱格篇三大板块,将带给观者以视觉与精神的震撼和享受。

云冈石窟古称为武州山大石窟寺,开凿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代,距今已有年之久。它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最具西来样式。

云冈石窟的历史并未因石窟开凿的结束而终结,北魏早期各族人民在此交往交流,石窟集雕塑、绘画、建筑、音乐等为一体,反映着北朝各民族汇聚、文化融合的独特历史面貌,其让不同文化彼此理解欣赏、共存共荣的内涵,在当代仍有重要意义。这八个展览的开幕对于宣传弘扬云冈石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同时,也能让走进其中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现场图片由云冈研究院提供)

记者:郭志清

责编:李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