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萦纡在童年梦境中的那本《西游记》中,佛国居于灵山之上,那是唐三藏师徒三人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要抵达的极乐净土。
东土也有一座灵山,它位于江苏无锡的太湖之滨,一山、一寺、一佛,组成了世界佛教圣地—灵山胜境。
山是小灵山,寺是祥符禅寺,佛就是穿过牌坊远远能看到的那座灵山大佛了。
深秋将银杏林染上了绚丽的色彩,一阵风过,摇曳的银杏树如同在古筝伴奏里翩翩起舞的古典美人,婀娜而妩媚。
灵山胜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相传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游历东南到此,来到小灵山,见“层峦丛翠”,景色非凡,大为赞赏,曰“无殊西竺国灵鹫之胜也”!于是就给此山起名小灵山。
而灵鹫山,就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地方。小灵山就此名传天下,经过千年岁月,逐渐发展成如今的灵山胜境。
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莲花矗立在九龙灌浴广场上,莲花之下由四个威武的力士托起,底部衬托着白色的圆形大理石水池,九条飞龙和八个形态各异的供养人环绕着水池四方,构成了九龙灌浴的主体。
关于九龙灌浴,佛经中记载着一段故事,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便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会有一朵莲花绽放。释迦牟尼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出现了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
九龙灌浴,花开见佛。随着《佛之诞》音乐的响起,巨大的六片莲花徐徐绽开,一尊高达7.2米全身鎏金的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从莲花中缓缓升起。这时,九龙口中齐齐喷射出数十米高的水柱,为金身太子佛像沐浴。顷刻间,广场四方鼓乐齐鸣,喷泉不停变换着形态,升腾起漫天的水雾。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顺时针环绕一周,象征着“花开见佛”、“佛光普照”。音乐声渐渐消散,莲花瓣包裹着太子佛像缓缓合拢。喷泉周围八组凤凰的口中潺潺水流,供游客饮用。依照佛教的说法,此净水是“八功德水”,即佛教“圣水”。
拾阶而上,灵山胜境在我视野中渐次展开,肃穆的群山,庄严的群雕,构成一片祥和的佛国。眼前的是降魔浮雕,记载着佛祖降魔成道的故事,通体由紫铜锻造而成,肃穆而神秘。
憨态可掬的小和尚陈列于道路两侧,连空气中也沾染了几分灵动的气息,萌萌的样子非常可爱。
作为无锡市的城市名片之一,灵山大佛于年开始奠基,年落成开光,在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鼎力支持下建造而成。大佛通高88米,铸铜约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运用了诸多现代高科技手段,可以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古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如今东有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岗大佛,中有河南洛阳龙门大佛,五方五佛,屹立神州大地。我们沿着先辈留下的足迹,在全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这一处处流传后世的艺术瑰宝,是我们留在历史长河中的节点,也是一丛丛熊熊燃烧的文明之火。
沿着菩提大道一直前行,便可以看到灵山佛手。这是灵山大佛右手的复刻件,形状、大小与之完全相同。佛掌大概有三到四层楼的高度,所捏的印相为;施无畏印;,寓意驱除众生痛苦,令众生无畏无惧。
摸一摸佛手吧,愿你前行的道路上,无痛无疾,无畏无惧。
名山多古刹,灵山胜境自然也不例外,千年古寺祥符禅寺始建于大唐贞观盛世。据传说曾随唐太宗征战天下,在长安素与玄奘法师交好的右将军杭恽卸甲归乡,邀请西行归来的玄奘法师云游此地,因见此山主峰与西天取经的灵鹫山颇为相似,遂赐名为小灵山。杭恽将军见玄奘法师如此喜欢这块风水宝地,就出资在山脚下修建了小灵山刹,并由玄奘的大徒弟窥基出任第一任主持。历史上的禅寺香火旺盛,高僧辈出,素有山连鹫岭,法继慈恩之誉。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一千三百余年的岁月里,这里的香火几度兴盛,几度寥落,最终倾圮在民国年间的连绵战火中。如今的祥符禅寺是改革开放后于旧址重建,由高僧主持,成为太湖周边的佛教名刹之一。
禅寺里也坐落着一座灵山大佛,不过只是背后原版大佛的全身复刻版,比例大概是10:1。远处的灵山大佛约有三十层楼房的高度,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出十七米。从远及近,眼中佛像的表情也在慢慢变化,十分灵动。
沿着九龙灌浴的右侧继续前行。
眼前的是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会场——灵山梵宫。
整座梵宫依山而建,气势磅礴,糅合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风格和传统佛教建筑元素,外部五座塔顶是按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华塔”为参考而设计。
内部空间则十分庄严华美,高大的廊柱和梁柱,精美绝艳的穹顶,宽广的大厅给人以厚重的庄严感,站在大厅中央仰首望去,顿觉自身之渺小。
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整座梵宫就像一座巨大的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漫步其中,惊叹连连。
连走廊过道都如此的金碧辉煌。
午餐我选择在梵宫里尝试下灵山素斋。作为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梵宫里有个大宴会厅,非会议期间可供游客就餐。当然,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佛教各派可不是全都不沾荤腥,要照顾到印度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等分支的餐饮要求,灵山梵宫并不只是提供素食。但是嘛,肉食去哪吃不到,正宗的素斋平日里可是难得一见。
灵山梵宫不仅是佛教会场,同时也具有法会祈福、舞台表演等功能。最不可错过的就是梵宫里的“地涌宝塔”大型实景演出。演出通过静态雕塑、动态表演、艺术装饰、光色变幻配合空灵的音乐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再现释迦牟尼佛“灵山说法”时的景象。
“地涌宝塔”演出时,穹顶之上祥云游弋,灵光闪烁,仰望时让人心神颤栗,仿佛在直视庄严肃穆的浩瀚神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