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整合和课堂教学辅助材料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②推广生产工具:曲辕梨、筒车
③重视兴修水利,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使用筒车的好处是:节省人力,昼夜不停,提高效率。
曲辕犁作用:耕作工具,适合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质量。
2.手工业:
①丝织业很多,丝织技术。纺织业:丝织工艺水平高、蜀锦
②陶瓷业:越窑、邢窑和最有名。其中,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颇具规模
3.商业:
大都市有、、扬州和成都。(地位)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分别是居民住宅区和。
唐都长安:
布局特点:呈棋盘式布局;坊市分开;城市建筑分为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整体布局整齐划一。
城市布局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理念:
皇城位于中心位置,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观念。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文成公主入藏
时间:年(唐太宗统治时期)
(1)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亲?答:仰慕中原文明
(2)唐太宗如何对待松赞干布的求亲?答: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唐蕃和亲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文成公主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唐蕃会盟
唐中宗时(年),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尺带珠丹)与唐和亲,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自称“甥”,称唐朝皇帝为“舅”。
唐穆宗时,唐蕃订立盟约,并专门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的历史。
3.唐朝对边疆的管辖:
设机构:唐太宗时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设立: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今新疆)。
武力: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册封: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王首领为云南王。
史料分析: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这句话是谁说的?唐太宗
2.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他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表现:社会充满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刚健豪迈尚武风气④兼容并包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
2.书法与绘画:
(1)唐朝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位?颜真卿和欧阳询
他们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代表作是:
颜真卿: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颜氏家庙碑》
欧阳询: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九成宫醴泉铭碑》
(2)唐朝画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位?阎立本和吴道子
(3)他们的绘画特点分别是什么?
阎立本: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代表作:《步辇图》。
擅长人物故事化,笔力刚健,线条像盘曲的铁丝,人物神形兼备。
吴道子: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吴带当风。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被尊为画圣
3.雕塑艺术: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我国的三大石窟,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
课后问题思考:
1.唐朝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哪些?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经济: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主观因素:唐太宗、唐玄宗的才能。
2.唐繁荣局面对现在治国的启示:
1.国家统一,安定,政治清明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前提。
2.要进行制度创新。坚持制度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3.统治者要励精图治
4.要重用人才,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知识补充:
1.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隋文帝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和内侍)。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五省之中,只有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三省各有明确分工。
主要特点:
①分工明确②效率高③互相牵制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官员职责:(1)三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2)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历史作用: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2.唐三彩
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3.曲辕犁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4.天宝危机
唐朝在开元年间富强繁荣的情况下,潜在的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到天宝年间(—),潜在的社会危机已经成为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
开元后期,唐玄宗开始不愿过问政事,只想安逸享乐。天宝二年(年),他纳杨玉环为妃后,更是专以声色自娱,大肆挥霍,生活糜烂。在玄宗后期,政治腐败,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奸佞之人相继当权。他们随意发号施令,胡乱处理政事,使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
5.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