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下辖四个区中(平城区、云州区、云冈区、新荣区)当属新荣区名最富时代特色,而欠历史底蕴。平城区取自魏都平城,云州区取自唐云州府,云冈区则以北魏开凿云冈石窟而名。唯新荣年代最短,新荣区始建于年,故而“新”,欣欣向荣也。其实若从历史来考量的话,笔者认为新荣区应该改名宣宁区或者宣德区。新荣区的地界上是有过县治的即金代的宣宁县。
宣宁县故城遗址位于拒墙堡的西南约一里许,它北倚长城,南临圈子河,西距弥驼山十余里,古城遗址东西宽约五百主,南北长约七百余米,这个城址面积分布很大,遗物也较为丰富,古城的南部,地上到处是破砖乱瓦、灰陶片据当地群众反映,历年来在修渠、打井,平整土地的农田基本建设中,经常发现铜钱白瓷器、灰陶壶、罐、陶制的下水管道、石雕以及火炕、灶台房基和石磨盘等遗物。
据大同博物馆考古学者解廷琦说,在古城东南部有一处寺庙遗址,建筑早已毁,附近地面比较高,地面上现仍残存一些石刻造像及建筑遗迹。原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坐北向南,面宽三间,南北长约十五米,东西宽约二十六米,系该寺庙的主要建筑物据现存光绪二十九年碑记载:“拒墙堡南堂寺,辽时创建,国初重修或口此平城四教之一也”。按其刻风格应为辽代遗物,故可知这里原是辽建南堂寺的遗址。
在古城西约五里,扬州窑村东北三里之处,田地里立着耸立着一座和尚灵塔,造型美观,形制稳健,通高五点二米,由仰莲须弥座,八角经幢、八角式重三部分组成。在石幢西侧面开头刻有:“大金西京宣宁县开佑寺故都僧录侍菩萨戒成慧大师……金大定十六年”题刻。
这座古城遗址位于大同城西北四十公里,北界隔一道长城与内蒙古毗邻,地处市境之西北边界,位置十分重要,其西不到一里就是拒墙口、是古代通往内蒙古的交通要,根据《金史,地理志》记载:西京路宣宁县,辽德州昭圣军宣德县,大定八年更名“从扬州窑和石灵塔的题刻以及大量的辽金遗物来看,这座古城极可能是金代宣宁县城故址。
宣宁县故址确定了,那么宣德卫就好办了。明王朝正式建立的第二年,即洪武二年(年)初,明军攻占大同后即留重兵,以防蒙元北退后残余势力的南犯。洪武三年(年)正月,正式设立了大同左,右二卫,为大同地区的基本防御力量,由于当时全国局势尚未稳定,在政建制上仍暂时保留了元代大同路及其所属各州,县的体制,只是将路”改称为“府”,新荣区的大部分地区属大同府宣宁县管辖范围。
随后,全国局势虽日趋稳定,但北溃的蒙元余势仍在威协北方,因而如何防止这一边患在大同北部一带建立巩周的防御体,便成为明初的一件头等大事,为此,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下诏,指示有关人员将北部沿边地区的居民迁入内地。洪武四年()三月,朱元璋又一次下令:“山北口外东胜,蔚、朔、武、宣、云,应等州,皆极边沙漠,宜各设千百户,统率士卒,收抚边民,无事则耕种,有事则出战”,“不必再设有司”。
根据朱元璋的这一命令,明政府从洪武四年(年)开始,陆续对北部沿边地区的居民实行强制性的内迁,据有关史料记载,仅在洪武六年(年)十月和十一月两个月的时间内,明政府即将弘、丰、蔚、云、武、朔等州县的居民八千三百余户,三万九千余人强制迁徙中立府(今安徽凤阳)虽然我们目前还未看到此次大迁徙中有关宜宁县被迁居民的具体数字和情况的有关记载,但有为数不少的宣宁县居民被强制离开了故土,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由于大量居民的内迁,从而使原来的一些行政机构实际上已无保留的必要,大约在洪武七年(年)左右,宣宁县的建制被撤销。
洪武中期以后,明政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同地区驻军力量薄弱的问题,从洪武二十五年(年开始,先后派出大批官员,前往山西太原、平阳(今临汾)等府及其所属各州具,“阅民户四丁以上者,籍其一为军,其徭役,分来各卫,赴大同等处开耕屯田”并征召大批指挥以下的仕致军官前往大同地区,作为新增各卫的负责官员。
洪武二十六年(年)二月,明政府正式下令在大同地区增设大同后卫等十七个卫,其中在原宣宁县旧址设置的宣德卫,则是新荣地区在明代正式设立军卫的最早记录。
但是,宣德卫在明代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在洪武末年或建文初年,宣德卫即被撤销,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明政府在此次大规模增设军卫的过程中,所签发的兵员不足,无法按原计划设卫;
二是当地居民早已内迁,且地处边远,土地贫瘠屯种困难;
三是在此次增设军卫的过程中,明政府在今内蒙古东胜、凉城、丰镇一带设置了东胜、云川、玉林三卫,在今阳高县设置了阳和卫,原计划由宣德卫负担的防御地区,可由上述各卫来负担,故此将宣德卫撤销。
宣宁县与宣德卫随着建制的撤销,化作历史典籍的一个文化符号。作为历史底蕴极其深厚,以军事文化著称大同新荣区,应该恢复它原来的名字。当然,这仅仅是笔者自己的观点!
部分资料来源:赵立人解廷琦
张梦章(文博硕士)笔名(龙山大先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大同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