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介绍 >> 正文 >> 正文

媲美兰亭序来响堂山看看这部中华第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8/10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长城内外,燕山太行

家乡的美景近在身边

让久“宅”的我们走出家门

放飞心情、拥抱自然

“爱家乡,游河北,发现身边的美”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联合策划出品

河北新闻网、河北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

联合制作的

“名牌导游带您游河北”系列音频节目

带您一起

探寻河北美景,讲述河北故事

石窟艺术是佛教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与艺术相互渗透又彼此融合

位于河北省邯郸境内的佛教石窟遗迹

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石窟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天

就让我们跟着名牌导游武娜

一起探秘

响堂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名牌导游

武娜

响堂山石窟的前世今生12:09来自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点击收听音频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彭城镇和峰峰矿区,因山上有个山洞,击之如响鼓,故名响堂山。

响堂山石窟开凿于北齐年间,是由多个石窟组成的石窟群,在方圆数十里内共有北齐石窟三处——北响堂、南响堂和小响堂(水浴寺)。

前两处石窟都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响堂是第七批国保单位。整个石窟群现存石窟30余座,摩崖造像余龛,大小造像多尊。

响堂山石窟的开凿造像活动,始于佛教兴盛的东魏末年,主要工程完于北齐,有北齐王朝历史缩影之称。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齐的佛教造像艺术,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被认为是继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之后的中国第五大石窟,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响堂山石窟既保留了早期佛教造像的特征,同时也创造出著名的三大石窟中没有的新式样。这就是响堂山石窟独有的魅力。著名石窟研究专家宿白先生称:“中国石窟艺术的缩影在响堂。”

北响堂石窟位于峰峰矿区的鼓山半山腰处,山上现存石窟9座,其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装饰最华丽的是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因洞中有整个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而得名,高约4米,佛像神气秀逸端庄,肌肉丰满、线条柔和,面部平素无饰,虽经上千年的风雨侵蚀,仍然光洁如新。

石窟中间为一个直通窟顶的方柱,方柱的三面各开凿出一个大佛龛,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是供礼佛通行的低矮甬道,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

有考证者认为,在大佛洞顶有一洞穴即为高欢的陵寝之地。北魏太宗时期,僧徒大统领法果提出帝即是当今如来主张,拜天子及拜佛,使得佛教造像上出现了佛与皇帝的合身像,这既体现在了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上,也体现在了响堂山石窟中。

公元年,北齐晋昌郡开国公唐邕首次在响堂山开创了将经文镌刻在石壁上的先河。此后,这种做法影响到山东、河北以及北京房山云居寺等地,并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的刻经文化体系。

迄今,在响堂山仍保留有数十部石刻经文,遍布在洞窟内外、佛像上下。北响堂刻经洞唐邕书写的《维摩诘经》四部,开创了中国在石壁上大规模镌刻佛经历史,唐邕也被称之为中国刻经第一人,所书以楷法写隶间有篆意,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刻经研究专家罗昭先生赞叹其为“中华第一刻经”,认为其艺术价值可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

响堂山石窟以前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和盗窃,有些洞窟损毁非常严重。直到年“南北响堂石窟文物保管所”成立,响堂山才真正受到保护。年初,响堂山石窟被国家公布为AAAA级旅游景区,年11月响堂山景区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开凿于一千多年前的皇家石窟迎来了新生。

燕赵大地

沧桑流变古朴而庄重的响堂山石窟

静静地藏于山中

等待着更多的人前来交流

听它讲述一段段兴衰荣辱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