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太原晚报」
在今年全省通用的小学四年级暑假作业本里,有一章专题介绍太原剪纸第五代传承人郭树林以及他在年山西省第15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创作的剪纸艺术作品。这件作品被选入小学生暑假作业有何意义呢?就此,记者走访了郭树林。
选录暑假作业
在暑假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填空题:“由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剪纸的第五代传承人(郭树林)一家创作的长厘米、宽55厘米的剪纸作品(表里新山河)。这幅作品曾在山西省第15届运动会开幕式上,以动漫方式呈现在红灯笼体育场中间的大屏幕上,实现了剪纸作品与实物影像的无缝切换,使壮美的三晋锦绣河山,从剪纸作品中跃然而至人们的眼前。”
郭树林说,当他得知小学生暑假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关于自己和剪纸作品的题目,非常激动。他告诉记者:“这件作品能入选省市小学生的暑假作业本,我感到莫大的荣幸。年太原剪纸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太原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我感到未来更加任重道远!”
回忆创作过程
回想起当时进行紧张创作的时光,还是感慨万分。“那是年7月省运会前一个月。”郭树林说,那些紧张又兴奋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接到省运会开幕式导演组的邀请,要创作一幅厘米×55厘米的剪纸作品,在开幕式上转化为立体动漫的形式呈现,主题为“表里新山河”,要展现太行山、古长城、黄河等风貌。郭树林和妻子王银凤及制作团队把太行山、黄河、古长城、汾河、文庙、晋祠、五台山、云冈石窟等山西元素都巧妙融入在设计稿中,一次次修改,直到第七稿才通过。
设计稿通过后,接下来就是正式创作。郭树林和妻子、团队成员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奋战了一个星期,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套剪纸作品。年8月8日,山西省第15届运动会在红灯笼体育场开幕当天,当“表里新山河”剪纸以动漫电影方式呈现于空中时,巍峨的太行山、湍急的壶口瀑布、雄伟的山西古长城、波光粼粼的汾河水,从体育场的上空“倾泻”而下,传统剪纸艺术与高科技的碰撞惊艳全场。
延续传承非遗
采访中郭树林表示,自己从小酷爱剪纸艺术,青少年时期就立志在这方面发展。郭树林现在是山西上林苑传统剪纸艺术研究所所长、太原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十大剪纸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他的作品《红楼十二钗》曾荣获美国第十四届达拉斯州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民族剪纸艺术金奖;剪纸作品《共铸乾坤》荣获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剪纸作品《共铸乾坤》和多层套色剪纸《五台山》分别获得“中华文化创意奖”银奖和铜奖。
尽管已经获得诸多荣誉,但此次作品收录进学生暑假作业,他认为意义重大。他说,剪纸艺术面临着“人才断代”现象,很多人不了解。剪纸技艺需要延续和传承。收录进小学暑假作业甚至收进美术教材,让青少年喜欢上剪纸,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剪纸的保护和传承,剪纸技艺才能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让这个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太原晚报 记者韩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