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云冈石窟迈出行走世界第一步新华社客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10/8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云冈石窟第12窟复制窟前厅。图片由浙江大学提供

新华社杭州6月13日电(记者朱涵殷晓圣)依托高精度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云冈石窟在千里之外的浙江省杭州市迈出了“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12日,1:1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2窟“音乐窟”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正式亮相,并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开放参观。这是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

“进入复制洞窟,就仿佛置身于多公里外的云冈石窟第12窟。”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卢继文说。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个,石雕造像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

第12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岩壁上雕刻了丰富的天宫伎乐形象和中外乐器,因此又名“音乐窟”。这些天宫伎乐造像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在中国音乐舞蹈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音乐窟”前殿后室,入深14米,宽11米,高9米。复制窟精确再现了“音乐窟”的石窟形制、精美造像,以及千余年来风化为石窟带来的细微痕迹。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说,自年8月以来,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项目组攻克了高保真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最终洞窟的数字采集精度达到0.03毫米,复制窟误差小于2毫米,色彩还原度达到95%以上。

云冈石窟第12窟复制窟天花。图片由浙江大学提供

“云冈石窟的洞窟和造像,各种雕刻手法应用纯熟,空间巨大、尺度复杂。在对第12窟的数字化采集和打印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刁常宇说。

为了让复制洞窟呈现更真实的质感,云冈石窟研究院美术工作团队依照古法,用矿物颜料为面积多平方米的复制窟上色,全程历时8个月。如果用手触摸复制窟的“岩壁”,能体会到砂岩、石灰岩的真实触感。

多年来,云冈石窟一直在尝试用科技手段对石窟进行保护和弘扬。此前云冈石窟第3窟、第18窟已分别在山东青岛、北京完成原比例整体复制。此次第12窟“音乐窟”创新地使用了“积木式”的复制方式,由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进行组装组成。

“这些‘积木块’采用轻质材料,总重量大约2吨,8辆标准集装箱车就能装下,一周即可组装完成布展。这意味着巨大的复制窟能够进行移动,这将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说。

据了解,在杭州完成首展后,1:1复制的“音乐窟”还将在全球进行巡展。

“多年前云冈石窟的开凿,是中华民族学习、吸收世界文化并将之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壮举。”卢继文说,云冈石窟是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瑰宝,“行走音乐窟”将是一场中国与世界共享的、永不落幕的“音乐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