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大石窟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东麓。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河岸边。
一、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余年之久。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莫高窟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敦煌壁画中有音乐题材洞窟达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据统计不同类型乐队有多组,吹、打、拉、弹各类乐器40余种,共4多件。敦煌藏经洞文献中也有曲谱和其它音乐资料。
敦煌石窟大多数洞窟的壁画中几乎都有舞蹈形象。有反映人间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舞乐场面和舞蹈形象,如西域乐舞、民间宴饮和嫁娶舞乐;有经变中反映的宫廷和贵族燕乐歌舞场景;有天宫仙界的舞蹈形象,如飞天的舞蹈形象,供养伎乐等。
三、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这三大石窟加上甘肃省的麦积山石窟合称四大石窟,再加上榆林窟、克里克石窟、巩县石窟寺、炳灵寺石窟、响堂寺石窟、大足石刻又合称中国十大石窟。
实际上除了这十大石窟以外,还有一个具有重大价值的石窟,那就是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安岳石窟,可以说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不输给四大石窟。
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公元年前后),盛于唐、五代和宋。距今已有年历史。经近年文物普查,全县有摩崖石刻造像处,造像10万尊左右,高3米以上的上百尊,5米以上的40多尊,15米以上的两尊。至今保存较完好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文物价值的石刻有45处。这是中华古代石刻艺术一宝库。
安岳几乎每个乡都有大型石窟造像遗址,堪称全国石刻之最,已被列入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国家AAAA级景点。安岳也因此被称为“佛雕之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