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丽巧致的北魏石棺床板雕刻
云冈博物馆巡礼上篇
云冈博物馆坐落在云冈石窟景区内西端,主要介绍鲜卑民族与北魏王朝的历史、云冈石窟的开凿与艺术源流等。馆内所展示的文物,多为建国后云冈石窟窟前、山顶历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也有近年来征集到的流散文物以及从海外回归的文物。目前,馆展文物约余件,种类丰富,异彩纷呈。
第一展厅
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拓跋鲜卑原居大兴安岭深山,过着“逐草而居,射猎为业”的游牧民族生活。公元年,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创立北魏王朝,平城进入了长达97年的帝都时代。和平初年,文成帝与高僧昙曜之间的一次不谋而合的对话,让武周山石破天惊,开启了营建云冈石窟寺的大型皇家工程。
展厅中的生活用具主要有陶器和石器,它们基本上都是年窟前考古发掘和年第3窟前北魏文化层的出土物,主要有平沿直颈壶、矮颈罐、宽折沿盆等器物,种类比较丰富。
展厅中的建筑构件或出土于窟前,或来自武周山山巅的寺院建筑遗址。有螭首、瓦当、莲花帐座、石刻塔檐等,其中石质构件均属砂岩质地,显然是开凿石窟时切割下的石材又根据所需加工凿就的。
螭首门墩
螭首,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用于大门上的石质构件,它不仅能支撑门框、门轴,而且兼具装饰意义。
“传祚无穷”文字瓦当
瓦当是古建筑中保护房屋椽子和装饰美化屋檐的构件。北魏瓦当的图案样式繁多,主要有文字瓦当、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等,以文字瓦当居多,一般为吉语铭文。“传祚无穷”是皇位传承永远之意。
忍冬纹砖
忍冬花纹属佛教装饰艺术之一种,其造型由来已久。北朝时期,莲花与忍冬装饰图案不仅出现在佛教石窟中,还见于同时代的建筑、服饰、铺首以及墓砖上。
第一展厅中另有几件征集来的北魏墓葬出土物,惹人注目的是这件石棺床板。
北魏时期盛行石棺葬具,这一葬俗习惯已由平城北魏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石棺床证实。该棺板上部为素面,中部雕刻一条连续波状的忍冬纹带,忍冬纹带下是素面界框条,中下部为线条酣畅的划线水波纹带。此纹带下方正中雕一兽头,两端各雕一供养形象。整体构图错落有致,雕工古朴,臻丽巧致。
陶武士俑,嘴阔唇厚,大鼻上掀,为典型的胡人形象。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订阅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