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响堂山刻经洞,是全国石窟中唯一一座满壁文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6/21

响堂山石窟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尚有石窟16座,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图1远眺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刻经洞,是特级窟,编号为第三窟,别名南洞、南堂、刻经洞,南北朝时北齐时代建设,窟深5.3米,宽7.7米。响堂山石窟是佛教石窟,因此,窟内的佛教雕像居于正位,只是整个响堂山佛像损毁严重。

图2刻经洞内的佛教雕像

刻经洞是三壁三龛是佛教窟,分前廊后室,室外立面与上级第一窟合成一个覆钵是塔形窟,前廊刻满《维摩诘经》全本。

图3刻经洞甬门的精美石雕

《佛教十三经:维摩诘经》可以说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不论是作为中国佛教代表的禅宗,还是成为现、当代佛教主流的人间佛教,《维摩诘经》中的“心净则佛土净”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都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经典依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贯穿于整部《维摩诘经》的一根主线-------“不二法门”,更是整个中国佛教的方法论依据。

图4刻经洞内壁上刻的佛经

刻经洞甬门左右是力士像,甬道内雕刻缠枝纹和联珠纹饰(图3),刀法洗练,精美绝伦。主室平面方形平顶,顶部雕刻莲花藻井。

图5顶部雕刻莲花藻井

前壁甬门左右侧《无量义经偈》。《无量义经》于建元三年传入中国,与《法华经》、《观普贤经》合称“法华三部经”。《无量义经》乃佛陀住世后期所说,因有情众生烦恼无量,是故佛陀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无相之本性。

图6刻经洞内壁上刻的佛经

窟外北侧的刻经壁,壁侧有《唐邕写经碑》一通,技术刻经时间是“起天统四年……尽武平三年……”,即公元年至年,历时4年。刻经洞是研究北朝刻经的重要资料。

图7刻经洞内壁上的文字

刻经洞内所刻文字也是书法精品,对研究我国书法发展史和文字发展史有重大参考作用。据了解,响堂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外(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的重要石窟,独具特色。

图8刻经洞甬门精美石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