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二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5/30
云冈石窟的第一窟第二窟均为塔庙窟,两窟共用1个前庭,窟正中为中心塔柱,这正反映了早期佛寺立塔为寺、以塔为中心的特点。

第一窟

第一窟平面作方形,正中凿出中心塔柱,塔柱为两层。

窟顶雕有团莲纹样,其下为飞天。

底层开拱形龛,龛楣内雕有两排佛像,龛内佛像已风化。上方设有斗栱,中央及转角均为一斗三升栱,升做兽头状,其间为四臂天人代人字栱。斗栱之上设有屋檐。第二层开盝形龛,中央为一坐佛,两侧为胁侍菩萨。塔顶是下垂式的平面方形,分为两层进行装饰。上层是连续的方格,方格里面雕刻有莲花,下层雕刻有下垂缀饰的锯齿纹。东壁,开有四个大佛龛,从外到内依次为盝形、拱形、盝形、拱形龛。佛龛之上为一排坐佛像。佛龛之下的雕刻除最内侧保存较为完好外,其余多已风化。龛下刻连环画式浮雕故事像,模糊看出国王出行情景。

东壁下层

西壁,佛龛大小类型与东壁相差无几。佛龛之间雕刻有佛塔。西壁第一龛为盝形天幕式龛,两侧为胁侍菩萨像,龛楣格中有夜叉像或高髻紧那罗舞神。西壁第二龛,两侧均雕有四层类似佛塔的建筑,据部分学者认为,该建筑并非佛塔,而是层柱,层柱与佛塔的区别在于没有覆钵、塔刹。也有学者将此类建筑归入佛塔。每层均有坐佛像。北壁,为盝形天幕式大龛,大龛中又分三个龛。中央佛龛为跏趺坐于狮子座上的菩萨像,左右刻思惟菩萨像。龛下有跪着的女供养人,高发髻,着短衫、长裙。

北壁偏西侧

北壁偏东侧

南壁正中开明窗及窗门,门楣内壁上正中有坐佛,左右刻供养菩萨像。南壁东龛为屋形龛,屋檐下雕出帷幕。屋脊脊刹为三角形装饰,正脊、垂脊均设有鸱尾。

南壁西龛为屋形龛,屋檐下雕出锯齿状图案。

第二窟

塔柱高为三层,底部设有基座。最上层亦刻二龙盘绕须弥山形。四角各刻八棱柱,柱下为覆盆式柱础,柱上置坐斗,斗承枋。枋上为三朵人字栱及两朵一斗三升斗栱,斗栱均未出跳,其上承枋。枋上刻出檐椽,椽上刻有瓦当、板瓦等仿木构件。四面开佛龛,每一面均开三个佛龛。中央为盝形龛,龛楣已风化,龛楣拱端分别刻有一尊像,已风化。龛内为正中交脚弥勒。两旁均为尖拱形龛,龛楣内刻有五尊佛像。

中间层与最上层大致相同,区别在于中间层的坐斗下无柱。中央为尖拱形龛,两旁为盝形龛。

底层风化严重,佛像已模糊不清。第二窟北壁基本和第一窟的北壁相同。东壁亦开四个佛龛,形制和第一窟相同,惟龛下浮雕题材不同,是佛本行故事,能辨识的只有悉达多太子竞射图。东壁佛塔1,五层塔,每层均设檐,塔顶为覆钵,覆钵上托五层刹,刹顶垂有悬幡。

东壁佛塔2

方框处为佛塔3,圆圈处为“太子竞射图”

太子竞射图

西壁与东壁造像大体相同,惜多已风化,无法辨识。

窟顶团莲南壁,开屋形龛。正脊中央为金凤鸟,两侧为三角形装饰,脊端为鸱尾。

窟门顶部雕有双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