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银川西夏王陵遗址。
路上遇到一个景点,差点耽误了我们的行程。这个景点就在路边,初看恍惚又到了敦煌莫高窟,其实它是一个假的莫高窟,九层楼虽然只有五层,却极为神似!
quot;莫高窟quot;真东西都看过了,假的就算了吧。于是我们上了京藏高速,直奔银川方向。
贺兰山下西夏王陵在银川西部,贺兰山下,这里曾是岳飞《满江红》词中提到的地方,"驾长车踏破了贺兰山阙",可见当时北方民族的强大。西夏王朝从嵬名元昊开始,在军事上对中原宋朝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西夏壁画宋代总体治国倾向是重文偃武。文化与艺术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保证国家安全,文化艺术也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从北宋到南宋,面对北方草原民族的进攻,宋人节节败退,最后宋元崖海一战,衣冠礼器尽毁,彻底败亡。历史证明,没有国家安全,再辉煌的文化艺术也会成为一个政权覆没的殉葬品。所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生存发展,政治、文化、军事与科技必须协调发展,不可偏废。
西夏王陵3号墓西夏王陵,主要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寝,也包括有皇亲国戚成员的坟冢。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北方,西靠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荒凉的王陵兆域西夏王陵营建年代大约在公元11世纪初,到13世纪初结束。这一时间跨度约有两千年,此一时期也是西夏政权发展由盛而衰以至覆灭的时期。
王陵花砖西夏王陵的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中原建筑和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从而构成了我国陵寝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
角楼遗址在西夏王陵核心景区内,分布有9座帝王陵墓,即从嵬名元昊到末帝睍。只有睍没有陵寝,睍时运不济,被蒙古人生擒后杀掉了,西夏也就灭国。
王陵方城东门除了9座帝王陵寝,还有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散落于各处,遥相呼应。不知这些灵魂是否安宁,面对后世的零落会不会在这荒凉的贺兰山下向隅而泣?
游客凭吊即使作为游客,在一片荒漠之中看到一座座土堆似的墓葬,只有蓬草和酸枣树在风中陪伴,也会顿生凄凉,何况这些土堆诉说着一个曾经完备而强大的国家政权。
妇女头簪尤其引人沉思的是西夏的文化也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湮灭了。西夏文化主要包括文字、图书、建筑、宗教、音乐和舞蹈,这些如今只存在于博物馆里。
嫔伽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西夏文化中的宗教,西夏宗教以佛教为主,道教及地方巫觋(萨满)崇拜也杂糅其中。
西夏建筑中广泛运用于脊梁上的迦陵频伽装饰有着特殊的代表意义,证明佛教已经深入到党项人的精神生活之中。
妙音鸟迦陵频伽又作嫔伽,汉译妙音鸟,是佛国世界里的一种神鸟。《正法念经》中说:“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频伽,出妙音声,如是美音若天人,紧那罗(歌神)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佛)言声。”妙音天摩(佛国音乐天神)模拟迦陵频伽歌声,演奏“迦陵频伽曲”。释迦牟尼涅槃后,由弟子阿难传之后世,成为“林邑八乐”之一。
迦凌频伽的形象,常是人首鸟身,形似仙鹤,彩色羽毛,翅膀张开,两腿细长,头戴童子冠或菩萨冠,立在莲花或乐池平台上,有的张翅引颈歌舞,有的抱持乐器演奏。
党项人泥塑西夏人对佛教也进行了民族形式的改造,比如释加牟尼像更接近于党项人,其发式也变成了螺蛳式的卷曲。这在榆林窟、莫高窟、云冈石窟这些有着西夏人广泛影响的洞窟中得以普遍地反映出来。西夏人对佛教的推动与发展同样注入了新的内容。
佛像其他世俗用具也更加精美,丝毫不逊于中原文化。这也说明,在西夏人那里不管是什么物品,只要是用于生产生活,一律精心制作,西夏人不仅注重器物的使用价值,还注重其审美价值。
陶器可惜,这些物品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而已。可能不少人会对西夏人的后代发生兴趣,根据历史记载,西夏作为国家政体灭亡之后,其作为民族主体的党项人仍然生活在如今宁夏一带,也有一部分迁徙他方,包括青海、内蒙、河北、河南、浙江、福建等地。其中有一大部分李姓,这是因为在唐代,党项人受皇帝恩准,赐以李姓。
因赋诗一首,诗曰:
大漠争雄时,百战龙虎韬。
当年宋师劲,未如党项刀。
贺兰山作险,黄河水作壕。
延祚十宗后,何生一天娇!
-05-10银川旅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