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
昔日自驾游黄河时,曾到过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对第20窟的释迦佛像印象深刻。
上半年,罗进在山西省大同市考察时,发现山西省大同市的释迦牟尼佛造像,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我的性格也很好,罗进说,虽然上天只给了他26年的青春,但在他执政的13年里,为了平衡儒家和道家的影响,他大力恢复佛教,并将目标锁定在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武侯山南麓,开凿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家石窟。
近十年来,云冈石窟的宏伟壮观一直萦绕在佛祖的脑海里,所以这次南下云南,洛阳已经被定为第一站,不仅仅是打卡,更重要的是观摩龙门石窟大佛,早已让人神往。
龙门石窟
南北朝属于中国的大分裂,但也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使中华文明重现生机,他是文成帝拓跋焘的孙子,为了让马背上的鲜卑族融入汉族文化,他不仅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还将首都南迁至洛阳,并立即开始开凿伊河两岸的龙门石窟,在中国四大石窟中,龙门石窟的建造历史最长,从北魏到东魏、西魏,再到隋、唐、五代十国,历经四个世纪,直到宋代才最终建成。
我从京城一路赶了公里,来到洛阳的龙门石窟,当时太阳已经偏西,游客寥寥。
龙门石窟早在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5A级景区,元的门票还算公道,但售票处离景区大门有点远,临近下班时游客稀少,景区大巴车已不见踪影,这可把我坑惨了,也只能一步步来衡量了。
进入景区大门,我一个人走在景区的路上,龙门石窟景区位于伊水河两岸,分为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两部分,龙门大桥横跨其间。
香山在河的另一边,不仅有东山石窟,还有白居易的墓地和半山腰突出的香山寺。
夕阳西下,河东岸风景如画,静悄悄的。
我走到河西岸的龙门山下,这边的悬崖石窟是龙门石窟的精华所在。
过了龙门桥,再过禹王池,我很快就到了非常壮观的西山石窟。
走近一看,我发现很多佛像都不完整,有的是岁月侵蚀的结果,有的是人为破坏甚至盗窃的结果,让人无语。
开凿于唐朝高宗年间的奉先寺,绝对是整个龙门石窟中最好的摩崖石刻之一,作为皇家寺庙,武则天皇后捐了两万贯钱给寺庙。
夕阳下顺着台阶往上走,看到卢舍那大佛的那一刻,我不得不承认,我又被震撼了!如果只看图片,是无法体会到身处洞天的视觉冲击的。
卢舍那大佛,在佛经中的意思是光明遍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完美而宁静,表情细腻而生动,凝视着芸芸众生,面对佛陀,我感受到了许久未曾感受到的温暖,一路上的浮躁很快就平复了下来,仿佛得到了一位长者的关爱。
佛陀身边有弟子迦叶、阿难,还有天王和丰满的菩萨与塔,他们的表情都很生动,从来都是一样的,在我看来,古代工匠的艺术成就远胜于今天的所谓大师,他们的虔诚和敬业精神是现代人无法比拟的。
与略显粗糙的云冈石窟相比,龙门石窟的造像显得更加精美传神,更加地道,更加世俗,几乎拉近了佛与人的距离,显得更加和谐有趣,令人敬而远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