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游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欣赏世界级精美佛像石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5/30

年7月,与朋友一起去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这次旅行计划是纵贯山西,从最北端的大同,到最南端的运城,行程约公里。如果问为何选择山西?我只能说山西有关历史人文的景区实在太多,很值得一去。正如它在央视的广告语: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

山西是一座古建筑宝藏省份,中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地面古建筑,70%以上都在山西,山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都高居全国第一。所以,如果你喜欢历史人文,不妨去山西,可能随处一个小山村,都隐藏着让人惊掉下巴的国宝。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个,石雕造像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景区几乎囊括了国家各类荣誉和光环: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由于疫情再加山西全境旅游景区免门票优惠,所以,进入云冈石窟景区需要提前预约,而它的预约方式为间隔两小时一次。在预约成功时间未到的间隙,你可以在大型的现代化停车场边散步边欣赏它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可以到游客服务中心观赏展柜中的特色旅游商品。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尊高大简约、清瘦矍铄的佛像雕塑,雕塑的主人为北魏复兴佛教的名僧昙曜。他也是云冈石窟最初开凿的推动、组织、经营者,从而,也间接成就了云冈石窟今日的辉煌。仰望这座僧袍飘逸神情自然的塑像,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昙曜雕塑的后面为一座北魏时期的建筑,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庄重感。走进山门,眼球顿时被两排气势恢宏的石经幢所吸引,经幢的底座为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经幢之上四面均雕刻着众多佛龛、佛像。游人行走其间,竟如蚁而动。

景区内还时不时可以看到废物利用的造型,据导游介绍,有很多都是当地村民家的废旧器具,或是附近倒闭工厂破锅炉之类的装备;景区内还有样式美观的电动车,只是骑行游玩整个景区的费用也很高;头顶还不时有直升机在景区上空盘旋,想来是浏览景区的别样方式。

游客走过宽阔的昙曜广场,对面便是灵岩寺,它坐落在云冈石窟景区的湖心岛中央,建筑面积近七千平方米。穿越古朴典雅的七孔桥,高大的寺院山门就出现在面前。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除了山门以外,还有作为中殿的“千佛殿”和作为后殿的“大雄宝殿”。

灵岩寺外面被水环绕,青翠的芦苇中,几只白色的鹅仿佛在交流着什么趣事,还有几只在清澈的湖中闲适地游玩,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得益彰。由于进入景区的时间过晚,没能去灵岩寺内游览,只是从外面目睹了它的风采,也算是此行擦肩而过的风景。

乘坐景区公交来到石窟入口处,又是一处四平八稳的北魏建筑,门楣上书“入佛知见”四个大字。“放下我见,入佛知见。”个人理解感觉就是自己的见解,跟佛家的见解,两相对照,才会得出最完善的见解,而佛家见解通常是集思广益的,为大见解、大智慧。

云冈石窟不像洛阳龙门石窟的排列,一会儿上,一会下,游览起来特别累,它属于“一”字形,或从东至西,或从西至东游览,很少有爬上爬下的现象。由于石窟所处的地理、地质环境较差,为砂石岩,即使大多佛像在窟内,也风化严重,很多都做了修复。

景区内的石窟佛像有很多不让拍照,如果单纯地认为相机和手机的闪光灯会对文物有所影响,大可不必,因为现在相机和手机的感光度都很高,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中,不用闪光灯也能拍的很清楚。当然,如果是基于其它方面的原因考虑,不让拍照还是极有必要的。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其中第五窟大佛洞中的中央端座佛像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大佛周围有一群小佛环绕,画面十分和谐;而最大的石窟则为第三窟灵岩寺洞,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

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应为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洞内成了很多鸟儿的栖息之所,有这些精灵的陪伴,诸佛倒也不孤单。

特别是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著作。昙曜五窟,主要说的是第16到20窟,这五座石窟是最早开掘的。其中16窟的坐佛,17窟的交脚弥勒佛,18窟的高达15米的立像,以及19窟的巨佛座像和20窟的立天佛像,都成为了云冈石窟中的代表性佛像。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此外,它还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而且,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从景区东区的西端一路向东欣赏到最后,有块“西崖绝唱”的石碑:公元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皇家工程宣告结束,西部山崖成为民间造像的乐土。晚期雕饰更加精美,法像清新脱俗,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改梵为夏的历史过程至此完结。

即将走出景区时,中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的“西天梵音”和“中国由此迈向大唐”碑刻,不禁有些让人怅然若失,美好的事物总让人念念不忘,犹如一个精彩美妙的故事不想过早看到它的结尾一样,总让人有种意犹未尽,欲罢不能之感。

采撷生活点滴照亮美好人生

玄子原创图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