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西看古建,古建不只是包含了土木工程,石窟也是古建的一种类型。
石窟是建筑艺术,也是宗教艺术。到山西大同,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云冈石窟。
如何欣赏云冈石窟
1、年代与风格
中国四大石窟的开凿年代,由远到近,分别是:
1、敦煌莫高窟: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即公元66年开始修建;
2、大同云冈石窟:修建于创建于公元年;
、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太和年间,即至年开始修建,盛于唐;
4、天水麦积山石窟:修建始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
云冈石窟是在敦煌莫高窟之后,龙门之前。处在承上启下的阶段;处在敦煌西域文化与唐代龙门曼妙风格之间,代表了石窟造像汉化的起步。在大同石窟,会看到明显的演变痕迹。
2、时期构成
整个石窟从东以西约一千米,按地理位置分为三期
早期,-年开凿,主要指昙曜五窟(中偏西米);
中期,冯太后主政+孝文帝主政在位期间,开凿于-年(东边米),这部分是云冈石窟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部分;
第三期,迁都后到政权覆灭,开凿于-年,(最西以及东边一些空地上)
如果时间有限,可以把重点放在前面两段
、人物服饰的演变
云冈石窟佛像服饰的服饰主要有三种风格、五种类型。
我们可以看到印度风格、犍陀罗为主的希腊罗马风格,儒家帝王风格的褒衣博带服饰。
从不同时期石刻服饰的演化体现了北魏拓跋鲜卑不同时期的文化态度与民族自信。
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即今云冈石窟第16窟至第20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的杰作,“昙曜五窟”当然是这部石头大书的开篇之作,是石破天惊的神来之笔。
五窟的佛像,对应北魏五个皇帝。镌建的五尊大佛,高度都在1米以上,这种顶天立地的体势,集中体现了佛法无边、皇权至上的宗旨。
第20窟的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也是云冈长卷的封面形象。
太和风格
云冈石窟是犍陀罗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最优秀最典型的巅峰之作。
从雕刻风格上讲,早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风格。
中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产生了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
第五窟
云冈石窟中最大的雕像,大佛17米高,后秦风格。佛像上的蓝色靓丽,为清代重新上色。
第六、七窟
石窟展示释迦摩尼佛一生,包括太子腋下诞生、七步生莲、九龙灌顶、宫中生活、出游四门(遇生老病死)、出家等故事。
云冈石窟的建筑中,既可看到希腊的爱奥尼亚式柱头及科林斯式柱头。
也可看到带有印度文明色彩的柱子,还可看到中国传统的庑殿顶式建筑与犍陀罗盝形龛相结合的例子,中西融合的例子无处不在。
五华洞
云冈石窟第9-1窟,因后世施泥彩绘而异常绚丽,俗称“五华洞”。
其中,第9、10窟为双窟。
第11-1窟为一组洞窟,分别为塔庙窟、佛殿窟、大像窟种不同形制。
第9窟
精华在前室和藻井。
第11窟
精华是立姿七佛和飞天造像。
第12窟
凿有前后室的第12窟是中心窟,用立体雕刻形式记载古代音乐人盛大演出场面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云冈石窟的“佛籁洞”和“音乐窟”。
墙面上排布了身穿盛装的天人或持奏琵琶、横笛,或吹吟排箫、筚篥,或鸣鼓击钹,正在演奏一场盛大的交响乐。
窟壁上的飞天舞姿翩跹,姿态优雅,彩带飞扬,正陶醉在天国的仙乐之中。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也是皇家贵族生活场景的艺术再现。
一座云冈,沉淀了一个王朝。佛像们沉默不语,却又与今人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们虽不知时光,却守护着时光,我们在对视里,穿越了上千年的历史长河。
云冈文创
云冈石窟的文创种类不多,但观赏完石窟造像,往往会被古代匠人的工艺折服,带走1-2件文创是最好的纪念。
园区文创线上购买渠道不多,我建议在下面两个地方购物
1、入口处等候大厅的商品部
2、紧邻出口处有个云冈书房,这里可以喝咖啡,也可以买到相关书籍和文创
我最喜欢菩提树下双佛的造型,还买了佛像手印的冰箱贴。
更多各地旅行游记,请戳
去寺庙中品茶吧!北京小众茶室推荐,历史悠久,风景秀丽
如果西双版纳只去一个景点,我选这个全国物种最丰富的植物园
去香山公园看红叶?不,去就去香山饭店和碧云寺,追最美的秋天
山西回来胖三斤,除了刀削面,18个晋北特色菜让人大开眼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