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天水旅游麦积山镌刻在绝壁上的佛国世界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2/25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王仁裕《玉堂闲话》

麦积山

你以为那只是一座普通的山

其实那是镌刻在峭壁上的文化瑰宝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东南30公里的秦岭山脉中,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因其山形奇特,远观似农家麦垛而得名。

麦积山石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东方雕塑陈列馆

这里保存了从北魏以来的数以千计的精美塑像,泥塑生动优美,石雕技艺精湛,不论是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还是隋唐以来的“丰满圆润”,均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里的佛像,始凿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在千年的尘埃之下,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们传承着这些佛像的生命力,创造了一种凝固不朽的美。

后秦的剽悍雄健、北魏的秀骨清像、北周的珠圆玉润、隋唐的丰满夸张、两宋的写实求真……每一种美,都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

它们所表现的虔诚,不是苦行者的虔诚,而是拥有了如凡人一样的真诚和愉悦。佛教塑像就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识,使人感觉到佛国世界的可亲可爱。

麦积山石窟现存窟龛个,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余尊。它以精美绝伦的泥塑艺术闻名于世,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峭壁之间,镌石成佛

麦积山石窟,开凿在距地面80米的悬崖绝壁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

游人走这些蜿蜒曲折的栈道上,民间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绘在墙体的故事

麦积山现存壁画约多平方米,分布在个洞窟里,古朴素雅。

北魏洞窟壁画数量较多,除飞天、莲花等装饰性图案外,还有在窟顶或四壁绘出内容连续的大型佛本生故事,如睒子孝养盲父母,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等。

崖阁,殿堂式的仿木建筑

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

麦积山石窟是上下分布的,它很立体,连接悬崖峭壁上的这些洞窟的,正是一条条蜿蜒曲折,上下左右盘旋的凌空栈道。人行其上,可谓既惊险,又新奇,让人无不钦佩我国古代工匠们的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和高超手艺。

秀骨清像,饱含人文关怀

第44窟的释迦牟尼佛像,面容饱满莹润,深情典雅圣洁。

by太极人

第窟,小沙弥位于窟东北角的佛龛里,身高不足1米,细眯双眼,面带微笑,憨态可掬。这一动人微笑“绽放”了上千年。

第窟的菩萨与弟子相互依偎传情,富有生活气息。

by太极人

第窟的童男童女造型,天真、稚气、淳朴、活泼。

第窟的乙弗皇后,讲述了西魏文帝虽贵为一国之君,却无力保护自己心爱女人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

麦积山石窟西接敦煌、炳灵,

东连云冈、龙门,南近巴蜀,

既受西部佛教艺术的影响,

又受中原文化之熏陶。

在石窟艺术发展中,

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文字:整理于网络

图片: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