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的文字生涯,保守的说也有四百多万字的创作量,赞颂和批评家乡河北省的文字自然是最多的,其次就是内蒙古,这也说明了从某种意义上从心理更偏重于北方的粗犷和豪爽,尽管我自己算不得粗狂和豪爽。写内蒙古的文字能够位居第二,足以说明内蒙古自治区的独特风情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所以这次目的地是长春的自驾游,就选择了从石家庄井陉古道出发,经过山西再穿越内蒙古的中部和东部,最后到达吉林长春。之所以选择井陉作为起点,也是这里作为冀晋咽喉的历史地位决定的,就如同对内蒙古的偏好一样,井陉这一方山河水土,还有井陉众多的新老朋友,始终都是这些年旅居在外心中永远的牵挂。
何以对井陉会如此一往情深,相信我的读者但凡对井陉有些了解,都会与我产生积极的共鸣。石家庄这座城市因为井陉而增加了许多的厚重和古朴,我说这些是有充分根据的,毫无夸大其词之嫌,井陉拉花名闻中外,赫赫有名的天长古镇、于家村、吕家村、大梁江、小龙窝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井陉县的中国传统村落达到44个,已经超过张家口蔚县,位列全省之首,仅凭这一点就该为井陉县历史文化之丰厚和有关部门的坚持不懈鼓掌喝彩!因为和井陉的感情深厚,就更担心井陉城乡的厕所里没了纸,把印出来已经有段时间的《痴语梦呓集》及时送到朋友们的手中,就成了此行将井陉定为第一站的重要原因。
将近四十年前逃学骑自行车远行,第一次就是穿越获鹿、井陉,去往山西娘子关。三十多年前高中毕业第一次出远门,就是沿着石太铁路经过无数大大小小的车站,去往阳泉、太原,当时心情非常激动,夜间竟然一个不落的将所有经停车站的名字都记在本子上,以至于到今天井陉境内的头泉、上安、岩峰、微水、南张村、井南、南峪等名字还是记忆犹新。八年前井陉县有关部门和河北省博客圈组织了重走古驿道活动,东方可可、石家庄第一博客、栗永、依兰、河间老赵、一介书生、狼者雨冈、路上行者、白莉和我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还是在最炎热的季节,从鹿泉土门关,经东天门到山西固关,绵延公里,走访了古驿道南线和北线许多的村庄和古迹,也采访了许多的相关人士,这条沟通秦晋、燕赵、齐鲁的古驿道具有活化石般的独特魅力,它串联而起的古城、古镇、古村、古迹、古树,保存之完好更是堪称河北之幸。
那段时间都被井陉的历史文化民俗感动着,创作激情可谓空前高涨,陆陆续续写出了许多篇文字,试图将井陉的精彩推介出去,《秦皇古道赋》《重走秦皇古驿道之感慨和思索》《再去井陉感受厚重》《雨中重走秦皇古道,博友感受冀晋咽喉》《重走秦皇古道三探井陉厚重》《四探井陉的欣喜与隐忧》《炎炎夏日,重走井陉秦皇古驿道的人们》《网名拼凑添雅趣,重走古道聚群英》《秦始皇当年巡游的井陉古驿道》《秦皇古驿道上形态各异的墙》《好人感动井陉,井陉感动我们》等文章就像泉涌一般咕咕而出,情到深处难以抑制,那一阵子彷佛自己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井陉人,宣传推介家乡那是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其后的七八年还是会利用工余时间探访井陉,《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停灵的井陉古驿道,石家庄之厚重可见一斑》《井陉绵河,悠悠水磨无尽乡愁》《秦皇古道上,那座辉煌了千年的天长古镇》《太行山之石筑起一个古村落的魂魄》《初冬,重走秦皇古道的人们!》《踏破太行人未老,问道山魂笔沧桑》《挂云山的石头能唱歌能绘画》《井陉河东坡官道街牌坊落成了》《年,乏驴岭那场血肉横飞的搏杀!》《钩沉追忆历史是为了让石太铁路造福冀晋人民》《从井陉说到石家庄疫情纪录片前行,思绪就犹如脱缰的野马》,对井陉这片土地的感情已经是难以割舍,就是我的《痴语梦呓集》里关于井陉的文字也绝对是首位。
八年前我在聚诚集团负责秦皇古道文旅项目的规划对接工作,和井陉各方的交往渐趋紧密,也对井陉及矿区的历史文化、物产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又相继推出了《聚诚集团赋》《薪火相传,原火陶瓷展示时代魅力》《秋雨绵绵润古陉,石头磊磊于家村》《吾梦翩跹》《再为于家石头村吆喝两嗓子》《聚诚集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