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图片 >> 正文 >> 正文

以大国工匠精神守望千年丹青云冈石窟研究院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7/12

  

姚智泉教授

北京法海寺右壁

  

永乐宫壁画

  经过壁画专业修复团队和考古专家两年多的共同努力,云冈石窟研究院收藏的三组大型清代壁画修复和北魏沙岭墓葬壁画临摹工作近日基本完成。目前,这几组体现大国工匠精神、代表国内壁画修复、临摹领先水平的珍贵壁画已移至云冈美术馆二楼展厅,收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预计中外游客下月即有幸一览其重焕异彩的绝世之美。

  复原寺观“碎片”壁画      负责此项工作的山西彩塑壁画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尹刚介绍说,壁画修复工作专业性极强。作为山西省乃至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参与工程招投标资质的专业机构之一,该中心拥有山西省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证书者就有17名,专业背景涉及文物保护、考古、美术、建筑、化学、环境等多个领域。他们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先后参与了大同关帝庙、汾阳太符观、阳高云林寺、云冈石窟罗汉堂、五台县广济寺、大同鼓楼等十多处文物古迹彩塑壁画的勘察设计和保护修复工程。年敦煌研究院还在该中心设立了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工作站,为壁画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材料及经验方面的支撑。

  

  尹刚说,彩塑壁画的形象多为佛道神祗和纪念性人物,所反映的民间信仰、社会生活、民族文化、服饰装束和工艺水平是别的艺术门类无法代替的。这三组壁画原来都是碎块,少的十三四块,多的十八块。他们先后安排20多名专业人员参与修复,先在中心工作室干,然后做了一个金属架子,在美术馆壁画厅拼接修补,裂缝处填补了和原来一样的材料,拼修效果修旧如旧,浑然一体。      邰力钟是该中心参与此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她告诉记者,这次修复的三幅壁画一幅是《龙母图》,一幅是《三国故事》,一幅是《龙父龙母出宫图》,总面积近50平方米,相当于三面墙。壁画修复共有12道工序,她负责最后一道工序的全色工作,就是用大白粉给切割缝铺底色,再用传统的矿物颜料修复。      记者在邰力钟的手机相册上看到,修复前的《龙父龙母出宫图》,画面零散模糊,白色拼接缝有碍观瞻,修复后的画面色彩绚烂,画面完整,颇具艺术震撼力,令人叫绝。

  

  沙岭壁画原大临摹      沙岭北魏壁画墓入选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位于御东沙岭村东北约1公里的高地上,墓主人是平西大将军破多罗氏的母亲。该墓壁画总面积30多平方米,分布在墓室四壁和甬道顶、侧部。壁画北壁上栏画着6个象征星宿的奇禽异兽,下栏第一行绘有19位女性,头绾高髻、身系飘带,是一幅盛大的车马出行图。正中有一高大建筑,里面端坐男女二人,建筑物的周围有车辆、马匹、人物等,展现的是北魏太延年间的社会生活,为研究北魏平城民族风情、丧葬习俗、服饰装束等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尹刚透露,沙岭北魏墓葬壁画能够移尊云冈美术馆,也是机缘巧合。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姚智泉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试验,创制出壁画“摹制法”。前几年,姚老师在大同鼓楼东街开办壁画博物馆时,云冈石窟研究院正有意复制北魏壁画。了解到这一专利技术后,双方决定合作修复沙岭壁画。      全程负责这一项目的姚冏明毕业于江南大学美术系。他告诉记者,“摹制法”中的“摹”是艺术家对古代壁画的全方位临摹,抓到神韵及精髓;“制”是指对壁画的绘制与保护材料的加工与制作,这是“摹制法”的核心部分,这种材料也是姚智泉教授的两项国家专利,其壁画摹制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年代的地仗层制作出不同年代的地仗效果的专利底层材料;“法”是指在方法上,经过对壁画本身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比分析同时期的材料、绘画风格和技法进行针对性的原材料、原技法的还原摹制。影响一道菜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食材和手法。“同样,用古法制作出来的壁画才能最接近原作的味道。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家的手工绘画与保护材料制作相结合的方式,与壁画本体的相似度尽可能达到一致,使其综合价值尽可能地达到完美。”

   

 他说,由于绘制底材发生了改变,摹制法可使不可移动的千年丹青移植成为活体架上的艺术作品。由于气候原因,中国90%的壁画集中在长江以北,摹制法可以让壁画不受地域限制,到世界各地巡展,让更多人观赏到古代壁画。这种方法还可使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参与其中,因为壁画保护不仅仅是考古工作者、壁画本体修复专家的责任。      据悉,姚智泉团队摹制的山西永乐宫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在各地展出时,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国内壁画研究保护机构的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时空》等多家媒体专门刊文介绍姚智泉。站在采用“摹制法”复制的壁画前,中国新壁画运动开拓者之一、86岁高龄的侯一民激动地表示:“用当时的材料,通过防湿、防腐、防潮、防水的处理,而且基本上百分之百再现了这张壁画的原貌,这真是在壁画发展史上立了一大功!”目前,他们临摹的古代壁画正在洛阳展出。   

  考古专家把关壁画摹制      由于是原址保护,非专业人员很难进入沙岭北魏壁画墓观看原迹,而且墓中壁画氧化严重,已发黑变暗。市文物部门为此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会,尹刚都参加了。他透露,结合北京专家的意见,专家组规划在墓葬四周用挡水墙把大地毛细水与墓葬隔开。但壁画是很脆弱的文物,壁画原址保护更是世界性的难题。这种方法只能延缓而难以从根本上阻止壁画出现龟裂起甲、颜料脱落等衰变。云冈美术馆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按一比一原大临摹的壁画,将来还有“下真迹一等”的副本作用。      据了解,姚智泉教授的团队聚集了中国八大美院的俊才,他们虽然年轻,但均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他们在临摹壁画人物时,只勾勒面部轮廓,五官则由姚老师亲自操刀。山西彩塑壁画研究保护中心为他们提供了壁画刚出土时的影像资料,同时运用三维扫描技术把数据采集回来专供临摹。      为最大限度地接近真迹,云冈石窟研究院还专门成立了专家组,为沙岭壁画摹制团队提供考古学和北魏历史研究方面的学术支撑。院长张焯,专家组组长、该院信息资料室主任王雁卿,尹刚以及大同市文物考古所的专家专程赶赴包头,对画稿进行把关指导。该院还多次召开专家会议,研究指导摹制工作。为提高效率,方便对接,摹制团队移师云冈美术馆,随时与专家组保持联系。摹制团队接受了王雁卿提出的建议,临摹之前先画线图,先后三易其稿。      负责勾线定型工作的蔡炀灿告诉记者,王雁卿老师多次带领摹制团队前往大同博物馆、明堂遗址公园,现场讲解北魏人物、服装、车马、配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让沙岭壁画许多模糊的细节得以有据恢复,画面更少主观色彩,更加客观真实。同时也让她学到了很多考古学方面的知识,这对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王雁卿说:“在我们所认定的范围内,沙岭壁画的摹制神形兼备,气韵生动,实现了跨学科联动,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和文物备份等价值。”      尹刚透露,相较于原址保护,展馆更容易控制温度湿度,壁画传世时间会更久远,是古代壁画精品的理想新家。该中心还准备临摹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和忻州九原岗墓壁画以丰富馆藏。未来的云冈美术馆壁画展厅,将汇集墓葬壁画、寺观壁画和石窟壁画的代表作,成为国内壁画研究保护、观赏临摹的高端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