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始凿于公元5世纪的北魏时期,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驰名中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人将照相机带到中国后,众多国内外人士来到云冈作画、考察、探幽,开启了云冈石窟长达百年的研究历程。
为进一步发掘云冈石窟文化内涵,增添景区新亮点,云冈石窟研究院于年3月启动云冈石窟院史馆筹建工作。院长张焯、书记王雁翔等院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筹划、调研、采访、征集、考证、撰写、设计等方面,给予许多指导和帮助。
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该院石窟艺术研究室副主任韩鹏告诉记者,院史馆位于礼佛大道南侧,东邻云冈美术馆,面积平方米,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展览共分“发现云冈”、“认识云冈”、“保护云冈”、“创新云冈”四部分,展出的近幅照片是从近万张图片资料中精选出来的。两年多来,他和助手赵晓丹以“磨破嘴、跑断腿,看花眼、晒黑脸”的劲头,对所有院藏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采访了众多在职和退休人员,并多次去北京大学、中国文物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征集资料,同时在民间、网络搜集购买相关史料,获取了一大批珍贵的影像图文和实物资料,其中很多图片是首次公开面世。为确保展览内容系统完整、翔实准确,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先后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反复修改完善展陈内容,仅今年就三易其稿。
在全院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目前云冈石窟研究院院史馆的布展工作已经完成,展馆装修正在紧张进行,预计中外游客下月即可在院史馆回望云冈石窟走过的百年沧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