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图片 >> 正文 >> 正文

在云冈石窟第九窟中,这一对瘦骨嶙峋的老年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10/28

在云冈石窟第九窟内,前室北壁的明窗两侧,分别雕有一个手持鸟一个手持骷髅,相对而坐瘦骨嶙峋的老年人像,他们是谁呢?为何会如此形象?

在北魏佛教艺术中,释迦牟尼身边常常会出现两位婆罗门,一位手中握鸟,一位手中拿骷髅,称之为持雀尼乾子和鹿头梵志。

尼乾子,为古印度耆那教创始人,佛教兴盛后将耆那教徒称之为尼乾子,为六大外道之一。

当时有尼乾子手握一雀前往与佛斗法。问佛手中雀是死是活?佛心中很明白尼乾子的意图:如果回答是活的,尼乾子必将手中的雀捏死;如果回答是死的,尼乾子肯定会将手中的雀放掉,以证明佛所说为错。于是,佛微笑并不作答。

当时佛的回答是倚门而立问:“我是出门还是进门?”还有一种是佛竖起拳头问:“开也合也?”

尼乾子无言以对,甚感佩服。于是遂礼拜之,听佛讲经说法。

梵志,为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指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称。在佛典中,梵志是佛教意外的出家修行者。

一日佛陀从灵鹫峰下来在路上遇到鹿头梵志。在郊外弃置尸体的大畏塜间捡起一颗骷髅问梵志:“你通晓星宿天文,世间医药,能治疗一般人种种的病苦杂症,也能知道一个人死亡的原因,现在你看这颗髑髅,到底是男是女?又因何去世的?又投生何处?”

梵志反复观察后回答:“此为男人骷髅,因同时生了很多病,全身百节酸痛而死,他堕入三恶道去了。”

佛陀再度拿起一颗骷髅问梵志。梵志同样用手敲扣观察后回答:“此为女人骷髅,因生产后未满一月再度受孕,身体赢弱没多久便小产而命终,她投畜生道去了。”

佛陀又捡起一颗骷髅问梵志。梵志观察后回答:“此为男人遗骨,因饮食过度,一直腹泻而亡,投生恶鬼道去了。”

佛陀再度捡起一颗骷髅问梵志。梵志回答:“此为女人之骨,因生产而去世,死后已投人道。”佛陀问道:“何以得去人道?”梵志回答:“此女生前持戒清净无缺直至命终。”

佛陀又用手捉一骷髅问梵志。梵志回答:“此人被人所害而终,已转生天上!”佛陀问为何?梵志回答:“此人奉持五戒,又能兼行十善,故而死后生天。”

就在此时,佛陀以神通之力取灭度罗汉之骨,交给梵志.梵志仔细用手敲击观察,数度往返,最后依旧不思其解,喃喃自语道:“既非男又非女,不见所生,不见所灭,无从观得此骨本来因缘。”遂向佛陀请教。

佛陀笑道:“此乃阿罗汉的骷髅!”梵志甚感佛法广大皈依佛门,以大信心用功不懈,终成阿罗汉道。

在云冈石窟中握雀尼乾子和持骷髅梵志形象并非护法神面目出现,而是以外道、反面形象出现。其目的在于宣扬佛法之万能伟大,握雀尼乾子因主张杀生祭祀,手持骷髅梵志虽通晓天文和九十六种外道却不识罗汉骨,在佛陀点化下方得无上智慧。旨在宣扬佛教因果报应,唯有专修佛法方能入涅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