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图片 >> 正文 >> 正文

第一集杜甫的第一首诗是什么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10/24

杜甫(年2月12日~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也常被称为“老杜”、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代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出生在一个属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所以在中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积极地谋取官职,这和他的家庭传统是分不开的。但是,他是怎样超越了他的阶级局限,从抒写山川河流、个人情感到反映人民的生活、热爱祖国,体验到被统治、被剥削的人民的苦难,这中间他经历了很多的痛苦和矛盾,从而为唐代的诗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杜甫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杜预是京兆杜陵人,后来他的孩子们南迁到襄阳定居,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也很有才华。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的瑶湾,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杜甫的童年基本生活在洛阳的二姑母家里。姑母是个非常无私的人,有一次杜甫和姑母的儿子同时感染了非常严重的瘟疫,姑母为了照顾杜甫而忽视了自己的儿子,最后姑母的日子不幸夭折。所以杜甫对姑母的感情非常深。

龙门山在洛阳市南,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洛阳当时已经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杜甫七岁开始学诗,九岁时开始临摹虞世南的书法,深受洛阳文化的熏陶,到十几岁的时候,他的诗文已经在洛阳崭露头角了。年,唐玄宗因为封禅到洛阳。杜甫在前辈的带领下,时常出入精通音律的岐王李范和玄宗宠臣崔涤的府邸,还有机会听到举世闻名的李龟年的歌声。

这天夏天,杜甫和好朋友一起相约游览龙门石窟,晚上还住在了奉先寺,回到洛阳后,写了这首《游龙门奉先寺》:

词句注释

招提:梵语,译义为四方,后省作拓提,误为招提。四方之僧为招提僧,四方之僧的住处为招提房。此乃以招提名寺僧。

阴壑(hè):幽暗的山谷。虚籁(lài):天籁,指风声。

清影:清朗的光影,指月光。

天阙(què):天门,即伊阙。这里指龙门的高险山势。象纬:星象经纬,即日月五星。这里当指夜空中的星辰。

云卧:龙门山高入云,夜宿奉先寺,如卧云中。

省(xǐng):醒悟,慨叹。

白话译文

已经有幸在寺僧的引导下游览了奉先寺,晚上又住在了这寺中。阴暗的山谷里响起了阵阵风声,月光下的树林闪烁着斑斑清影。高耸的龙门山好像靠近天上星辰,夜宿奉先寺,如卧云中,寒气透衣。将醒之时听到佛寺晨钟敲响,一声声扣击心弦,令人生发深刻的警悟。

时光匆匆,转眼间,杜甫将近二十岁了,杜甫准备他的游学漫游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