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清新的
春天是和煦的
大地万物接受了春天的给予
阳光的洗礼
正是出游踏青好时节
为做好平凉短线游、市内游、周边游、乡村游宣传推介,推动平凉旅游市场快速升温,扩大文化旅游消费,市文旅局、市总工会联合向全市各级单位、企业工会发出通知,倡议组织工会会员,着力开展“乡约春天·工会会员春游助力文旅市场恢复”活动。
一、从3月15日—5月31日,由各单位采取疫情防控加班补休假、利用年度带薪休假假期、职工疗休养假期、周末等方式,分批次组织开展春游。
二、旅游范围为市内各景区(点)、乡村旅游点等,当日往返。活动经费可按照《甘肃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关于切实做好职工疗休养工作的意见(试行)》(甘总工发〔〕28号)执行。
三、积极鼓励职工自费购买土特农产品,助力农旅消费。
四、鼓励各单位通过委托旅行社承办的方式出行,认真做好疫情防护、交通安全,确保健康安全出行。
五、旅行社积极策划“平凉人游平凉”一日游精品线路,可参照《平凉市鼓励组织引进市外旅游团体来平旅游奖励办法》第二条“市民游”相关规定,组织平凉本地游客在市内旅游,游览2个以上景区且均有消费的,单次10人以上,每满50人次可奖励元的标准申报奖励。
上关镇石拱寺石窟
石拱寺石窟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南部83公里的华亭市上关镇半川村,雕琢精美的石拱寺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沉积闻名于西北,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华亭的几处文物古迹中,石拱寺是历史印迹最浓烈、文化符号最集中的典藏,也是破坏极其严重、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
石拱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晚期(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虽历经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但现存的圆雕和浮雕造像也很精美,写实中有夸张,静态中有灵动,细节极为传神。它是我国西北地区北魏晚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窟群之一,对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石窟凿在坐北向南的半山崖上,隔汧水支流上关河与中国道教名山龙门洞遥遥相望。窟群雕凿在距地表5米~10米的黄砂岩石崖上,现存14个窟龛。
其中2号、6号两个大窟空间约10米,存留部分造像残迹和石窟南壁门窗两侧的数十尊供养人及金刚、力士像。
1号大窟造像惜于早年山崖崩塌时被毁,其余11个均为0.5米~2.5米的中、小型窟龛。
7号、8号两窟雕有释迦、多宝二佛对坐说法雕像与佛传故事,造型尤为动人,其艺术造诣可与南北朝时期雕凿的我国最大的雕凿艺术宝库——山西云冈石窟相媲美。
从雕凿艺术角度看,11号窟雕像最为精美。它位于整个窟雕的中心部位,顶部有四组八尊飞天,形象飘逸飞动,似仙女从天而降,南壁供养人造像栩栩如生。
石拱寺石窟群山环抱,气候温和,山、水、林、田、路、村密布,人文于自然景观辐辏,交通便利,是休闲、旅游、观光、度假的好去处。
清风甘甜醉人,大地秀美旖旎
春风十里,不如画中有你
春游——才是正经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仅用于分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市文旅局宣传推广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