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图片 >> 正文 >> 正文

1907年镜头下的山西北部荒废已久的雁门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10/15
北京看酒渣鼻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8733706.html

本图集照片全部选自法国汉学家沙畹于年在晋北考察时所拍摄下的照片,是目前了解清朝末年山西地区的珍贵资料。为了更好的阅读本图集,所有照片全部经过重新上色,并且加入了一张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年)山西地图进行解说。图为当年的山西省全图。

沙畹一行人在年的9月末至10月5日,对山西南部地区的古迹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具体图集可在本人主页内查看)。10月6日,一行人从太原继续向北前行,来到了太原与忻州交界的石岭关。

图为清代地图中的石岭关,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忻州与太原的分界点。根据史书记载,在一千多年前的宋开宝二年(年),宋太祖赵匡义征战晋阳时,与辽国军队曾在石岭关大战,当时的战况可以说是极为惨烈。

当年一行人来到忻州界最南端,通过此界碑就算是进入了忻州的范围。根据碑文的内容,此界碑为同治二年(年)由忻州直隶州知州彭作檀所立。

进入忻州之后,沙畹等人很快来到忻州界南端的一处门楼处,拍摄下了这张照片。

图为清末地图中的忻州,根据忻州地方志的记载,清康熙十年(年)在忻州地区置雁平道。到雍正二年(年),升忻州、代州、保德三地为直隶州。因此也有了上图中界碑上所刻写的内容。

众人在忻州休息一日后,与年10月13日来到位于忻州东北侧的定襄县,众人在赶路的同时拍摄下了这张写有流芳百世的墓碑。

众人在定襄县内并没有过多的停留,2日后于10月15日来到忻州五台境内,作者的镜头记录下了当年五台镇上的城墙,照片中依稀可以看到城墙上的城楼已经残破不堪了。作者一行人在五台山一共停留了五日,拍摄下了许多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关于五台山详细图集可在主页中查看)

图为清朝末年地图中的定襄县与五台山地区。五台山的庙宇始建于多年前的汉代,后唐代因为“文殊信仰”的兴隆,寺院最多时达到多处。包括如今中国规模最带的唐代遗构——佛光寺东大殿也在五台地区。因此沙畹等人在这里加起来一共停留着了又四日之久。

年10月19日,离开五台山地区的一行人来到了代县西北侧的雁门关。雁门关的称呼来自于唐代初年,当时北方突厥崛起,经常进犯中原地区。于是唐驻军在雁门山,并且在制高点上铁裹门设关城,并且将此地称之为雁门关。一千年前宋代初年时,雁门关地区发生过多次大战。

到了清代以后,雁门关城虽然屡有重建。但随着民族统一,国家疆域逐步形成,当时的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逐渐失去,雁门关也随之被荒废。沙畹等人所拍摄照片中的雁门关即为多年荒废后的景象。

图为清末地图中的雁门关,穿过雁门山后,就可以进入当时的雁北地区。

作者穿越雁门关后一路北上,于年10月22日来到了明清时期的边塞重镇大同府。沙畹本人在大同府中供停留了2日,拍摄下了许多珍贵的画面(关于年作者所拍摄的大同府图集同样可在个人主页内查看详情)。

10月23日旁晚十分,沙畹从大同府内继续向城西北出发,来到城西郊的观音堂。这座建于多年前辽代的古寺曾今在年金兵攻入大同时毁于战火。沙畹照片中所拍摄到的观音堂为清代顺治8年在原址上所重修的。值得一提的是,观音堂前方留有一座明朝时所建的三龙琉璃照壁,十分珍贵。

次日,沙畹开始了为其四天对云冈石窟的详细考察。许多百年前云冈石窟中珍贵的照片即源于此时。图中沙畹拍摄了当时露天大佛的西侧面照。露天大佛在凿刻之处并非露天,大约实在过了多年之后,辽代时期石窟曾发生过一次坍塌,才使得大佛露天。值得留意的是,画面中左侧的岩壁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也曾发生过坍塌。

图为年地图中的大同府及其周边地区。至此沙畹在山西历时近一个月的古迹考察结束,之后一行人从阳高——天镇方向离开山西返回至北京,结束了当年北中国古迹的一系列考察。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