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博物馆
这是我第二次来大同了,第一次阴差阳错竟然错过了大同博物馆,这次万不能错过,据说大同博物馆新馆竟然收藏了七万余件馆藏文物,在这个级别的博物馆中实属罕见,再次是此博物馆的设计之新颖,竟将大同的自然地貌,地质特点、龙壁文化和云冈石窟全部融入到了建筑之中,整个大同博物馆形体是以螺旋型的空间结构环绕形成一个整体,现代感十足。
作为博物馆控的老猪自然不能错过,到大同的第一站便是这里。
作者/拍摄:
老猪的碎碎念打卡点:山西,大同市。
行脚博物馆系列之大同博物馆。
大同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师为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崔恺先生,整个建筑设计力图通过对异型建筑空间的升腾动态进行典型刻画,故而博物馆的外形十分抢眼。
进得门来,一副巨大气派的北魏壁画赫然于前,几乎成了游客到此一游的标志性背景。
刚迈进第一个展厅就被震撼了,这个厅竟是大同恐龙,大同果然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仅有北魏丰富的人文和历史,竟然在远古时代也是个“富庶”之地,大同恐龙很早就再次繁衍生存,在这里,生活着体长巨大的蜥脚类恐龙,拥有惊人防御力的甲龙,凶猛的跃龙等等,
这些恐龙在大同这片土地上生活、繁殖,并且在无法抵御的自然力量作用下走向消亡。博物馆内收藏了近年来在大同发现的恐龙遗迹,并首次正式对外展示。
大同历史的文明序曲,即发生和演绎于“大同湖”和“桑干河”的沧桑岁月。魏都平城,平城明堂遗址和方山永固陵,记录着鲜卑人封建化的足迹;“真容巨壮”的云冈石窟,标志着西来佛教本土化的开端;宋绍祖和司马金龙墓的文物,见证着南北朝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辽金大同,陪都重地,经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相继经营,大同成为中国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重要舞台,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京风貌。明清重镇大同,经历过烽火连天、刀兵相接的惨烈战争,也参与了铸剑为犁、商贸交通的和睦往来,见证了富甲海内、汇通天下的晋商崛起。
下面为大同博物馆的部分藏品。(其他精美藏品在今后的微博中做详细介绍。)
比起文字,博物馆应该是更客观表达的地方,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展品却靠自身讲话。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参观博物馆面对展品,除了要了解背景,还要调用的我们的感官和想象力,这是一个构建诗意的过程。这是一个了解世界的浪漫方式,不仅针对过去,也能洞悉现在和未来。
拍摄by:
老猪的碎碎念谢谢观赏,喜欢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