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五华洞”。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
第9、10窟为一组前后室结构的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年),两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凿成八角列柱,东西壁上部雕出三间访木构建筑的佛龛,余壁均满雕佛像、顶部雕有飞天造像。第9窟主佛是释迦佛,第10窟主像是弥勒。
第11、12、13窟是一个组合的整体形式,以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11窟为塔庙窟,中为释迦立像及左右胁侍菩萨,左边七立佛,每尊都面容俊俏,身材苗条,仪态万千。
第12窟为廊柱窟,是云冈石窟中著名的音乐窟,也叫佛籁洞。前室雕满了舞蹈伎群和乐伎群,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
第13窟为佛殿窟,主像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起支撑作用,又有装饰效果。大佛两侧壁上从上到下雕凿了很多佛龛,大小不一。两边的壁画的伎乐天和飞天姿态优美,色彩绚丽。
云岗五华洞西有个山谷叫西谷,走过西谷就是第14、15窟。
第14窟开凿于公元-年。窟分前后室,历经渗水侵蚀,雕像风化剥蚀严重,南壁及部分窟顶旧已坍塌,仅东千佛柱残存。窟口两立柱为年依旧恢复。两壁下层方形龛内,左维摩,右文殊,正中一立菩萨右手托钵,左手执莲,表现的是《维摩诘经》中的故事。
第15窟万佛洞,开凿于公元~年。方形单窟室,窟内雕满小坐佛,现存造像逾万,故称“万佛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