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跟着云冈十看游云冈丨单体莲花装饰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10/16

云冈石窟作为世界上

最大规模的佛教石窟寺,

莲花造型数量巨大、形式多样,

并具有强烈的图案化特征。

单体莲花装饰指附着在窟顶、龛楣、门楣和其他地方而起到装饰美化作用的莲花雕刻样式。

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高浮雕莲花,这种样式的莲花出现不多,但是一种立体感强、装饰意味突出的团莲图案;

二是雕刻于盝形格内或点缀于壁面各类图案间的莲花,这种莲花在装饰华丽的中期洞窟中多有表现,数量较大、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1.高浮雕莲花门簪

在第9、10双窟由前室通往后室的窟门门楣上,均以高浮雕形式装饰了莲花式门簪。

这种门簪正面雕刻为圆形,主体内容分为两层:内圈是莲花瓣层叠组成的乳状凸出形花苞;外圈为展开的宝装莲瓣,形象饱满和谐,生动大方。

这些莲花式门簪以一字形横向排列于门楣面上,它们在装饰人物的浅浮雕椭圆环形忍冬底纹的衬托下,显得高贵突出。

第9窟前室门楣莲花门簪

与前室门楣莲花式门簪相对应的第10窟后室门楣上,也装饰了高浮雕莲花式门簪。但已经在前室莲花门簪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雕刻了体现佛教璎珞供养意义,并更突显动感的莲花化生人物的高浮雕“莲花化生形象”。

第10窟后室窟门门楣莲花化生

这种被称作莲花化生的形象还出现在第5窟窟门顶部。

第5窟窟门顶部莲花化生

第9、10双窟门簪式莲花图案无论是其高浮雕的设计雕刻思想还是雕刻制作水平,均是云冈莲花图案中的上乘之作。

2.窟顶高浮雕乳钉状莲花

这样的莲花图案主要出现在中期第9窟前室顶部以及晚期洞窟顶部。其中以第9窟前室顶部平棊格上的形象最具代表性。

第9窟前室顶部是一个横一纵二分为六个平棊格的长方形窟顶,两个乳钉状高浮雕莲花就位于纵横平棊枋相交的位置。莲花中心花瓣包裹为球状莲苞,外两层花瓣向四周展开,形象圆润饱满。

第9窟前室顶部高浮雕莲花

3.置于盝形格内的莲花图案

除在盝形格内置飞天形象外,在云冈石窟盝形龛的龛楣之中,还雕刻了其他形式的花纹,其中较为普遍的是莲花纹。

方形格内一朵朵开放的莲花形式多样、个个不同,均为图案性很强的浅浮雕作品,有的花瓣是椭圆形,有的花瓣是树叶形,有的花瓣向上弯曲开放。

盝形龛内出现莲花图案较早的是第7、8窟后室南壁明窗、窟门间的方形龛楣格。

第7、8双窟后室南壁方形龛楣格内部分莲花

此外,这种莲花在第9、10窟,第5窟和第11窟等不少中期洞窟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它们或独立,或与其他单体形象的装饰图案一起,被置于反映佛教故事画面的盝形龛龛楣中。

4.壁面各类图像间的莲花

填充于壁面各类图像间的莲花,在云冈中部窟区的大型洞窟中多有出现。

它们或繁或简,或大或小,因地制宜地点缀在各类龛像和图案周边的空隙位置,不仅填补了画面空白,还宣扬了莲花的宗教意义。

由于个头小,这种点缀式的莲花大多雕刻简单,虽是团莲却形似“梅花”。

此外,也出现了一些具有独特创意的莲花形象。如第6窟南壁明窗与窟门间屋形龛内文殊与维摩背屏上方,各出现了一枝构图简略、形象生动的莲花。

第6窟南壁屋形龛内文殊、维摩背屏上方的单体莲花

遥相对应的两朵莲花之莲颈由背屏处伸出,花蕊周边五片花瓣盛开,其中一枝莲花上方的花瓣上又生长出两个“V”形花瓣,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这茁壮成长的莲花好似神圣佛国的精灵。

无独有偶,在第9窟明窗东壁的画面中,手持长茎莲花的菩萨所坐的大莲花及其周围的两朵小莲花,雕刻成从水池中生长出来的模样,使得菩萨整体造型在庄严中多了几分灵动与精巧。

第9窟明窗东壁菩萨坐莲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虽然宗教的神圣化将包括莲花在内的不少自然物塑造为理想化的形象,但艺术家并没有忘记事物的自然属性,从而使造像具有了一些写实性与人世间的“世俗性”。

更多云冈艺术之美

尽在《云冈十看》

王烜华、张旭云编著

千字

三晋出版社

《云冈十看》首次将浩瀚的云冈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梳理,从十个不同的观赏角度,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精美绝伦的图片对云冈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做了归纳,为我们游览云冈、欣赏云冈、了解云冈提供了一部便捷宝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