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写给612岁孩子的旅行攻略晋豫篇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5/21

01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现存建造多为元、明、清的建筑。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历史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中国汉地第一座官造佛教寺院,第一个翻译佛经的道场,产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戒律,历来被尊称为中国汉地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知识链接

在这里科普一下我国古代建筑的名称。寺最早指的是政府的办公机构,例如大理寺、鸿胪[lú]寺,佛教传入以后才指的是佛教建筑;院、庵指的也是佛教建筑;宫和观指的是道教建筑,例如永乐宫、白云观;庙指的是祭祀人物的地方,例如关帝庙、孔庙、城隍庙;坛指的是祭祀自然之神的地方,例如天坛、地坛。

关于白马寺的故事,需要知道两大事件,三位大师:

(一)两大事件:

1、永平八年白马驼经:公元64年,东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大臣们,大臣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后很高兴,于是派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使者路遇印度摄[niè]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着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

2、作为佛教译场:为什么谈翻译,因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史就是翻译和理解佛教教义的过程。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自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部,合计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二)三位大师:

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故事参见上述。

朱士行(—),三国时代高僧,法号八戒。这个人非常重要,这是汉人里第一个受戒皈依佛教的僧徒,也是汉人里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

02龙门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断续营造达余年之久,共有余尊佛像。以伊河为界,石窟分为西山和东山两部分,东山石窟多是唐代作品,而西山石窟开凿于北魏和隋唐时期,其中西山石窟是龙门最精华的部分。

知识链接:

西山石窟是整个景区的重头戏,其中的卢舍那大佛是重中之重,据说,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1、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十四岁时进入后宫,被选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mèi]”。唐高宗时封昭[zhāo]仪,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加号“天后”,与唐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唐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ruì]宗的皇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天授元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武则天继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同时,她明察善断,多权略,善用人。奖励农耕,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武则天在位期间,也是贤才辈出的时代。晚年之后,生活上逐渐奢侈专断,渐生弊端。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笃[dǔ],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2、吕雉[lǚzhì]简介:

通称吕后、吕太后,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汉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95.html